刘景仁画墨梅扇上又画梅影于扇阴求诗各题一绝 其一
竹外梅花耿玉颜,凛然冰句落霜纨。
莫将轻扇趋炎子,留作人间六月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窗外竹林中的梅花显得洁白如玉,它们在寒冷的天气中依然傲立。那些坚定而美好的诗句如同雪花落在丝织的手帕上,令人感受到冬日的凛冽。请不要用轻巧的扇子去迎合炎热的天气,留着它吧,当夏天来临,这些诗句会给你带来一丝清凉。
去完善
释义
1. "竹外":形容梅花的开放环境,竹子之外的地方。
2. "耿":明亮、照耀的意思。
3. "玉颜":美丽的容貌,这里比喻梅花的花色。
4. "凛然":寒冷的样子,用来描绘冬天的气氛。
5. "冰句":意指冷艳的梅花诗句,这里指的是胡铨自己的咏梅诗篇。
6. "落霜纨":落在丝绸扇子上,这里描述的是梅花的形象。
7. "莫将轻扇趋炎子":不要拿着扇子去讨好那些追逐名利的人。
8. "留作人间六月寒":让这把扇子留在人间,给人带来六月的凉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高洁品质与独特魅力。首句“竹外梅花耿玉颜”,通过竹子与梅花的对比,突显了梅花如玉般洁白无瑕的容颜,传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接着“凛然冰句落霜纨”,以冰清玉洁之句和霜纨比喻梅花的清高气质,强调其独立不群、傲雪凌霜的品质。
第三句“莫将轻扇趋炎子”,诗人告诫不要拿这把轻盈的扇子去靠近那些趋炎附势之人,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梅花的真正价值。而尾句“留作人间六月寒”则呼吁保留此扇,作为在炎炎夏日中的一丝清凉,亦代表人们对梅花品质的怀念与珍视。整首诗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敬仰和对世俗的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多雅好诗酒书画,刘景仁即是当时著名的画家。某年春日,刘景仁在一张扇面上绘制了一幅墨梅图,又在扇面阴影处添画了梅影。诗人胡铨受友人所托,为这幅画作题诗。
胡铨是南宋抗金名将,曾积极主张北伐恢复中原,因而遭到秦桧等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在这段时间里,他人生的起伏跌宕,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然而,尽管身处逆境,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并未消减。
在当时的南宋社会,文人墨客们时常聚会交流诗歌绘画,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铨与刘景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探讨艺术真谛。胡铨在这首题画中,运用生动传神的笔触,赞美了刘景仁画作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