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慧聚杂题 翠微庵

标题包含
慧聚杂题 翠微庵
胜境增添岂偶然,已前无屋事金僊。 巨灵擘到三千丈,向老基来八百年。 远远别山来白足,重重峻宇出青莲。 端严石像庵犹在,若个寻庵复坐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优美的风景并非偶然形成,以前这里曾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经过巨灵的雕刻,山石变得壮观,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从这里可以看到远处白足山的景色,层层叠叠的建筑如同一朵朵莲花。这座庙宇依然庄严肃穆,但谁能找到寺庙并在此打坐修行呢?
去完善
释义
1. 胜境:指风景优美的地方,此处是翠微庵。 2. 金僊:即仙人,这里指代早期在此修行的高僧。 3. 巨灵擘到:巨灵指巨大的神力,擘到形容将山脉撕裂开来。这里用巨灵的神奇力量来比喻山的高度。 4. 老基:此处指翠微庵的历史底蕴。 5. 白足:穿着白袜的僧人,此处的白足指的是从别处来的修行者。 6. 峻宇:高大的建筑,这里的峻宇指翠微庵的房屋。 7. 青莲:佛教中的莲花,象征佛教纯洁与高尚的品质。这里用层层叠叠的峻宇来比喻翠微庵的庄严宏伟。 8. 端严:庄重严肃,这里用来形容石像的仪态。 9. 若个:哪个。
去完善
赏析
《慧聚杂题 翠微庵》是唐代诗人李乘所作的一首描绘山间寺庙的诗作。诗人在游历翠微庵时,被其优美如画的景色所吸引,进而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这一美好的场景。这首诗通过描述翠微庵的胜景、历史背景和周围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宗教信仰的敬仰之情。 首联“胜境增添岂偶然,已前无屋事金僊”,诗人开篇即点明翠微庵所处的环境之美并非偶然,而是由天地造化而成。这里的“金僊”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暗示着翠微庵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场所。 颔联“巨灵擘到三千丈,向老基来八百年”,诗人用“巨灵擘”的形象比喻来形容山势的险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向老基来八百年”则表明翠微庵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颈联“远远别山来白足,重重峻宇出青莲”,诗人描述了远处山间的僧侣们踏着白雪而来,四周环绕着重重庙宇,犹如莲花般绽放。这里“白足”指代僧侣,表达了诗人对修行者的尊敬。 尾联“端严石像庵犹在,若个寻庵复坐禅”,诗人通过描绘端严的石像和古老的庵堂,表达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省以及对禅宗修行的向往。这句诗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翠微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禅宗修行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慧聚杂题·翠微庵》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乘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相对稳定,但军事上却饱受金、蒙等外敌的侵扰,国力日益衰弱。 在这个时期,李乘作为一位南宋诗人,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目睹了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深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反思。 此外,南宋时期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互动十分频繁。李乘身为一名士人,积极参与各种文学活动,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保持密切交往,这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