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泛湘江
昔闻潇湘好,今作潇湘游。
雨余万籁息,夷犹任轻舟。
黯黯云幕垂,漂漂浪花浮。
故人在何许,怅望心悠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听闻潇湘风光美,如今动身游览潇湘水。
细雨如烟万籁寂静处,优哉悠哉驾驭轻舟行。
天色昏暗云幕低垂落,水面荡漾浪花漂浮起。
老朋友身在何方呢?惆怅遥望心中思绪长。
去完善
释义
昔闻潇湘好,今作潇湘游。
1.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水和湘江,此处作为诗的地点名称。
2. 好:美好。
3. 今作:现在开始。
4. 游:游览。
雨余万籁息,夷犹任轻舟。
1. 雨余:雨后。
2. 万籁:各种声音,这里指自然界的声响。
3. 息:停止。
4. 夷犹:徘徊不进的样子。
5. 任:听任,任凭。
6. 轻舟:轻便的小船。
黯黯云幕垂,漂漂浪花浮。
1. 黯黯:昏暗的样子。
2. 云幕:遮蔽天空的乌云。
3. 垂:降落。
4. 漂漂:浪花在水上飘荡的样子。
5. 浮:漂浮。
故人在何许,怅望心悠悠。
1. 故人:旧交,老朋友。
2. 何许:何处,哪里。
3. 怅望:惆怅地望着远方。
4. 心悠悠:心情悠远,情绪起伏不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泛湘江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牵挂。诗人以“昔闻潇湘好,今作潇湘游”开篇,点明了此次旅行的目的地和心情。紧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雨中宁静的湘江景色,如“雨余万籁息,夷犹任轻舟”,展现了湘江河水的宁静与美丽。
在接下来的“黯黯云幕垂,漂漂浪花浮”两句中,诗人通过对云幕、浪花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湘江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这也为接下来的情感抒发作了铺垫。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他问道:“故人在何许,怅望心悠悠。”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深挂念,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孤独与惆怅。这种情感在整首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得这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程洵的《初泛湘江》作于南宋晚期。此时的程洵正处于人生的高峰时期,他被任命为湖南地区的地方长官。湘江作为长江的主要支流,是连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重要水道,同时也是湖南省的一条重要河流,其沿线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和乡村。因此,程洵在担任地方长官期间,对湘江进行了首次游船之旅。
在这次游船上,程洵观察到了湘江沿岸的美景和繁荣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感受到了湘江水的湍急和深沉,这些都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通过《初泛湘江》表达了他对湘江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地方长官的责任感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在南宋晚期,国家政治局势较为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土地资源紧张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引发了程洵的关注。他在《初泛湘江》中通过对湘江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