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鸳鸯篇

标题包含
鸳鸯篇
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 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蘋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 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 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 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 刷尾青江浦,交颈紫山岑。文章负奇色,和鸣多好音。 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持为美人赠,勖此故交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朝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陈子昂早年家境贫寒,但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创作。他于唐高宗开耀二年(691年)高中进士,步...查看更多
西湖龙井小虾仁
去完善

译文
飞翔的鸳鸯鸟儿,翅膀紧紧相依。它们一同来到绿潭中,共同走向那遥远的白云之端。 声音与容颜相互眷恋,它们的羽翼在风中飘扬。在水边的草地上嬉戏,在寒池上围绕霜雪。 河岸的沙滩干净整洁,小树轻轻拂过水面。每年都在这游玩,每年来到这里相聚。 凤凰从红土地起飞,独自前往梧桐树枝。大雁来到北方边塞,回忆着稻谷和粟米的美味。 乌鸦疲倦了寄托,仙鹤哀鸣离别之情。哪里比得上这两只鸟,它们在树林间穿梭无异。 在江畔刷洗尾巴,在山丘上交颈而眠。它们的羽毛如锦绣文章,和鸣之声悦耳动听。 听说有鸳鸯花纹的锦缎,还有鸳鸯图案的被褥。把它们送给美女,勉励旧友的心意。
西湖龙井小虾仁
去完善
释义
1. 绿潭:泛指碧波荡漾的水面。 2. 白云涯:形容高耸入云的山峰。 3. 蘋萍:蘋是一种水生植物,萍是浮萍。这里比喻水面上的生灵。 4. 霜霰:霜和霰都是冬日里的自然现象,比喻寒冷的环境。 5. 浦沙:水边沙滩。 6. 丹穴:传说中凤凰生长的地方,象征高贵的地方。 7. 紫塞:古代称长城为紫塞,这里指鸿雁迁徙之地。 8. 稻粱肥:稻谷和高粱长得茂盛,这里指鸿雁寻觅食物之处。 9. 青江浦:江水清澈的江边。 10. 紫山岑:紫色的山峰。 11. 鸳鸯绮:鸳鸯图案的绸缎。 12. 鸳鸯衾:鸳鸯图案的被子。
西湖龙井小虾仁
去完善
赏析
《鸳鸯篇》陈子昂这首诗歌以鸳鸯鸟为主线,通过描绘它们的栖息、游嬉和生活习性,来表达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双双鸳鸯鸟,举翼相蔽亏”和“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等句,展现了鸳鸯之间相互依存、不离不弃的美好情感。同时,诗人借鸳鸯表达了自己渴望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位能共度时光的知己。
西湖龙井小虾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鸳鸯篇》是初唐著名文学家陈子昂在公元675年左右创作的。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盛唐前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陈子昂身为官宦世家出身,早年曾在京城长安游学,并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孟浩然、王之涣等,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然而,因科举失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实现抱负,这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困顿和无奈。 在这首《鸳鸯篇》中,陈子昂借鸳鸯这一形象,寓意自己和心爱的人儿无法相守的悲伤。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对人生境遇的关注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陈子昂的这种表达,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湖龙井小虾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