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芦雁屏

标题包含
题芦雁屏
征鸿坐何事,天遣南北飞。 萧然如旅人,无情自相依。 孤苇吹欲折,秋风不胜威。 冥冥一孤骞,空费弋者机。 寒声落烟渚,相应不我违。 嗟吾识此情,手纳空叹欷。 安知丹青师,落笔乃庶向。 画形孰不工,画意识者稀。 他时因吾句,購此千金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迈(1234年-1305年),字景卢,号野处,又号容斋,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洪迈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大雁们因为什么原因,被大自然从南向北派遣飞翔? 它们之间相互独立,但是一直在一起,显得非常亲密。 当秋天的风来袭,芦苇被吹得摇摇欲折,毫无抵抗力。 这些大雁,虽然孤独,但它们却是空的射鸟人的目标。 在烟雾弥漫的江洲,它们的声音响彻夜空,没有任何背离。 面对这样的场景,我只能无奈地叹气。 谁知道那些画家,他们的笔触描绘了这样的画面? 画的形状谁都能画得好,但能领悟画中意的画家却少之又少。 或许有一天,我的诗句会让他们画出价值千金的画作。
去完善
释义
1. 征鸿:远飞的鸿雁,这里比喻离家远行的人。 2. 天遣:命运安排。 3. 萧然:形容孤单的样子。 4. 旅人:离家远行的人。 5. 无情:指无亲无故。 6. 孤苇:孤立的芦苇。 7. 吹欲折:风吹到快要折断的程度。 8. 不胜威:无法抵挡其威力。 9. 冥冥:昏暗的样子。 10. 一孤骞:一只孤独的鸿雁。 11. 弋者:猎鸟者。 12. 机:捕捉飞鸟的工具。 13. 寒声:寒冷的声音,这里指雁鸣。 14. 烟渚:烟雾笼罩的小洲。 15. 相应:相互呼应。 16. 不我违:不违背我的意愿。 17. 嗟吾:感叹自己。 18. 手纳:手里拿着。 19. 空叹欷:白白的叹息。 20. 安知:怎么知道。 21. 丹青师:画家。 22. 落笔:下笔描绘。 23. 庶向:相似的方向。 24. 画形:描绘物体的形象。 25. 画意:传达画面的意境。 26. 识者:懂得的人。 27. 稀:稀少。 28. 他时:将来某个时候。 29. 因吾句:因为我的诗句。 30. 购此:购买这个。 31. 千金挥:用千金来换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芦雁屏”,诗人洪迈通过对芦苇和鸿雁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诗人以深远的意境、哀愁的情感和独具匠心的用词,展现了内心的忧愤与深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鸿雁描述为因为上天的安排而不得不南北迁徙的旅行者。这种形象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感受到鸿雁的无情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诗人还以芦苇为喻,表现了自己在艰难困境中依然坚韧不屈的品质。 其次,诗人在描述风中的芦苇时,巧妙地运用了“吹欲折”这一词语,生动地表现了秋风肆虐的情景。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同时,“冥冥一孤骞,空费弋者机”,以孤雁暗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旧坚守信念的心境。 此外,诗人通过描写鸿雁的叫声和相呼应的情景,来表达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些句子充满了画面感和音乐性,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最后,诗人在结束部分提到,这位擅长绘画的人用他的画笔准确传达了诗词的意境,使人陶醉其中。而画家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具有高深的画意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综上所述,这首“题芦雁屏”以其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展示了生活中的诸多哲理,同时也展现了他自身的人文关怀和高尚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芦雁屏》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洪迈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中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与金朝的对抗之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洪迈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现实。在这首《题芦雁屏》中,他以芦雁为象征,表达了对家园故土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洪迈在南宋文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他的作品以才情横溢著称。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南宋中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然而,在国家大局方面,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北方失地未能收复。这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纷纷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洪迈的《题芦雁屏》应运而生,成为了南宋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