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伏中一雨苏旱

标题包含
三伏中一雨苏旱
江涨如三月,天凉似九秋。 遭逢今日雨,安稳一年收。 处处香瓮面,村村肥藁头。 小春前后好,待挂百钱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江水如同阳春三月的涨潮,天空凉爽犹如深秋九月。 今天遇到了这场及时雨,今年的丰收可以安心期待了。 各个角落都弥漫着酒香的浓郁,乡村田野间也满是丰饶的景象。 小阳春时期正是最佳时节,期待度过愉快的时光,满载收获去游览。
去完善
释义
1. 三伏:夏季最热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 2. 苏旱:缓解旱情。这里指下雨使农作物得到滋润,减轻旱灾带来的损失。 3. 江涨:江水上涨。 4. 九秋:秋天。“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示极多。 5. 香瓮面:形容丰收的景象。香瓮是一种盛粮食的容器,面表示丰收时粮仓装满的景象。 6. 肥藁头:指庄稼长得茂盛。肥表示长势良好,藁头是麦穗的别称。 7. 小春:指秋末冬初的季节。 8. 百钱游:用一百钱去旅游。百钱表示花费不多,暗示生活富足。
去完善
赏析
邓深的这首《三伏中一雨苏旱》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丰收喜悦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通过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对比来传达出这种心境,同时表现出对生活热情的态度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江涨如三月,天凉似九秋”,江水上涨如同春天的生机勃发,天气凉爽仿佛秋天的凉爽宜人。这两句把江水和天气的变化巧妙结合,显示出大自然在短暂的降雨后所呈现出的生动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遭逢今日雨,安稳一年收”,这场及时的雨水让一年的收成得到保障,表达出人们对这场雨的感激之情。这是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是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 “处处香瓮面,村村肥藁头”,描述了农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散发着香气,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期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小春前后好,待挂百钱游”,表达出诗人在丰收之后,期待与家人朋友一起外出游玩,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亲情、友情和乡情,也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伏中一雨苏旱》是南宋诗人邓深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描述了在炎热的三伏天里,一场及时雨缓解了干旱的情景。诗人通过这场降雨,表达了人们对甘露滋润大地的渴望和对丰收的希望。 关于邓深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 首先,邓深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当时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姓的生活困苦,农业收成受到极大影响。因此,邓深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自然会关注到干旱这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其次,邓深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和批判。 最后,邓深所处的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还相对有限。在古代,农民主要依靠天降雨露来维持农业生产。因此,每当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农民们都会祈求上天赐予甘霖。这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赖。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