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梅
羌笛谁将花外吹,十年心事暗香知。
夜寒瘦影侵衣袖,月满阑干独倚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能用羌笛在花丛之外吹奏?十年来心中的忧虑只有幽香能懂。
夜晚寒冷,身形消瘦的影子侵袭着衣袖;月光洒满栏杆,我独自倚靠在此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羌笛:指竹制乐器。这里表示音乐或歌声。
2. 花外:花丛之外的意境。这里可能暗示远离世俗纷扰的地方。
3. 暗香:香气淡薄但闻之知幽意,通常指梅花的香气。这里表示诗人内心的情感。
4. 夜寒:寒冷的夜晚。
5. 瘦影: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枝条在月光下的轮廓,也可理解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6. 侵衣袖:寒气渗入衣袖,比喻天气寒冷。
7. 月满:月亮圆满的时候,此时夜色明亮。
8. 阑干:栏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题为《题画梅》的诗以一幅画面为核心,展示了诗人个人内心世界的沉郁与孤独。通过题目和诗中“羌笛”、“花外吹”的描绘,我们可以想象一幅苍茫大地上,一朵梅花在风中摇曳的画面。而诗人运用第一人称,表现出自己似乎是与画中人融为一体的境地。“十年心事暗香知”则借用了梅花花香的隐喻,象征诗人多年来怀才不遇、心事难抒的压抑感。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夜色之寒、瘦影之孤、月亮之满等景象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倚楼头的诗人形象,使得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显得愈发浓郁。全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表达深沉,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画梅》是南宋诗人释善珍的一首题画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在诗人的时代,梅花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以表现文人雅士的风骨。
在这个时期,释善珍作为一位擅长绘画的僧人,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他在人世间遭受了不少痛苦,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他的画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在释善珍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外忧内患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对高尚品德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释善珍正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