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城头的西边,驿站的道路上仍然可以看见刚刚离开的游客,他们就像是被分散到各个角落的雨滴,带着那份尚未被秋雨彻底冲刷掉的炽热。而君离去之后,只需去看看汾水之上的白云,它依旧像汉朝时候那样清澈高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虢州: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
2. 李判官:唐代官员名。
3. 晋绛:古代行政区划名称,位于今山西省新绛县。
4. 西原驿路:指从虢州去往晋绛的必经之路。
5. 挂城头:形容道路延伸的状态,如同挂在城墙上一样。
6. 客散江亭:此处意指离别的场景。
7. 汾水:山西省境内的一条河流。
8. 汉时秋:这里指代汉代的萧瑟景象,意在强调时光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别离的场景和友人离去的背景,传达出世事如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诚挚祝愿。首句“西原驿路挂城头”通过视野开阔的远景描写展现了道路的绵延与辽远,展现出作者在时空的流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而“客散江亭雨未收”则渲染了一种寂静的氛围,为别离的心境添上了淡淡的哀愁。第三、四句诗人运用隐喻手法,引导读者把视线转向汾水上的白云,以此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寓情于景,感情真挚,让人感受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被迫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即唐肃宗。此后,唐朝陷入长达八年的内战。在此期间,岑参因战乱而流寓梁州(今陕西汉中)、虢州(今河南三门峡)等地。
这首诗就是在虢州期间为送别李判官赴晋绛(今山西运城一带)而作。此时,岑参身处战乱之地,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交织在一起。他希望通过这次送别,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在乱世之中能够为国家建功立业,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平定战乱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