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言 其二
托身螟两睫,卜都牛一毛。
奔驰万里外,终不出秋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托身:寄托身体,指生活在某种环境中或依靠某人。
2. 螟:害虫,此处可能是比喻恶人。
3. 睫:眼睑,这里可以理解为视线所及的范围。
4. 卜都:选择首都,指统治者选择居住地。
5. 牛一毛:形容数量很少,如同牛身上的一根毛发。
6. 奔驰:快速奔跑。
7. 万里外:遥远的地方。
8. 终不出秋毫:最终不能逃离法网。“秋毫”,秋天鸟类换毛时掉下的绒毛,喻指微细的东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大小言”,实际是在比喻宇宙的无穷和个体的渺小。诗中的“托身螟两睫,卜都牛一毛”两句以夸张的笔法描述了宇宙的广大,将自身比作只占两眼的飞蛾,而将帝都比作一只牛的毫毛,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浩渺的感慨。下两句“奔驰万里外,终不出秋毫”则是通过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个体的渺小与无奈,即使我们能飞跃万里的空间,也依然无法超越那一根细微的毫毛,也就是无法挣脱自身的局限。这种对生命的自觉和反思是颇为深沉的,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小言 其二》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40年左右,也就是北宋仁宗时期的早期。在这个时期,宋仁宗刚刚即位,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力求振兴国家。
在诗人生涯的这个阶段,苏舜钦正在朝廷担任官员。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他的家庭背景显赫,但在官场上却遭受了许多挫折。他曾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斥,甚至被贬谪到偏远地区。这些经历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促使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个时代,宋朝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内,政治腐败、官僚争斗严重;在外,边疆问题频发,民族矛盾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拿起笔来,抒发自己的忧虑和期盼。苏舜钦也不例外,他以诗文为武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