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郝礼丞
住近城西寺,门无俗客登。
朝回帘卷雪,吟冷砚生冰。
鸟影罇中过,茶烟竹际凝。
遥思来夜月,虚阁与谁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住在这靠近西边的寺庙,门前没有烦扰的世俗之人登门造访。
早上回家时,门口的窗帘被风吹起如飘雪般起舞;寒冷中我吟唱着诗,砚台都结了一层薄冰。
鸟儿飞过的影子映在酒樽中,茶香弥漫在竹林间。
遥远地想着明晚的月色,空无一人的楼阁将与谁为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城西寺:诗中的“城西寺”指位于城西侧的寺庙。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城市附近的某一座佛教寺庙。
2. 门无俗客登:这句话意味着寺庙的门槛并没有被世俗的客人所踩踏。“俗客”在这里指的是追求名利、庸俗不堪的人。这句诗表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净与超脱世俗的氛围。
3. 朝回:这是指早晨归来。诗人可能在清晨外出时参加朝廷的公务活动,然后在傍晚回到寺庙。
4. 帘卷雪:这里的“帘卷雪”可能是指透过窗帘飘进来的雪花。诗人以形象生动的手法描绘了冬天的雪景。
5. 吟冷砚生冰:在寒冷的环境中,诗人在书桌上写字时,砚台表面可能会凝结一层薄冰。这句诗表达了天气之寒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6. 鸟影罇中过:这一句描绘了飞鸟掠过酒樽的景象。诗人将自然界中的现象融入到了日常生活场景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7. 茶烟竹际凝:这句话意味着茶叶的香气在竹子之间弥漫,形成一缕青烟。通过观察品茗时的烟雾缭绕,诗人展现了品茶时的优雅与宁静。
8. 遥思来夜月:这句诗意味着诗人遐想未来某个夜晚明亮的月光。他可能期待着在月圆之夜与朋友或亲人共度美好时光。
9. 虚阁:虚阁是指没有实际用途的楼阁。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寺庙中休息的地方。
10. 凭:这里是指依靠着物体站立,如倚靠栏杆、树干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愉悦时光。首联点明地点:在靠近城西的寺庙中,门庭冷落,没有世俗之人的打扰,营造出一种清静的氛围。颔联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诗人与朋友日常活动:清晨归来,帘幕翻飞如雪花,寒意袭来;诗人在寒冷的天气里依然吟咏不已,砚台也似乎因冷而结冰。颈联描绘了一个生动场景:飞鸟掠过酒杯的影子,茶香弥漫,雾气凝结在竹林间。尾联则设问:遥想明天晚上的月光,那空荡的楼阁又将与谁同赏?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陪伴的感激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赠郝礼丞》,是明朝高僧释简长所著。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初年(约公元1368-1644年)。
在这个时期,释简长作为一位僧人,他的生活经历丰富且充满了曲折。他曾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这些经历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明朝初期,国家刚刚经历了战乱,百废待兴。朱元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明帝国,力图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繁荣。此时佛教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许多寺庙得以重建,僧众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释简长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的诗篇。
诗中,释简长以平和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郝礼丞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独到见解。他以禅意入诗,将哲理融入生活琐事,展现了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思考与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