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行肇师壁

标题包含
书行肇师壁
禅径秋苔合,寒窗带雨痕。 心真冥自契,句好与谁论。 露冷蛩声咽,风微叶影翻。 白云如有意,终日在前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禅院小径秋季的青苔结合在一起,寒冷的小窗上还带着雨滴的痕迹。 心意真切而深沉,诗篇的美丽能够与谁讨论? 露水冰冷蟋蟀的声音嘶哑难听,微风吹过树叶的影子不停地摇晃。 那片白云仿佛有意志似的,始终在我的眼前出现。
去完善
释义
1. 禅径:指通往佛寺的小路。 2. 秋苔:秋天滋生的青苔。 3. 寒窗:指贫苦读书人家所住的简陋房屋。 4. 带雨痕:带着雨滴的痕迹。 5. 心真:真心诚意。 6. 冥自契:心境达到静默的境界。 7. 句好:诗句优美。 8. 与谁论:与何人分享。 9. 露冷:形容露水结成霜的寒冷景象。 10. 蛩声:蟋蟀鸣叫的声音。 11. 咽:指虫鸣声被寒气所迫而低沉。 12. 风微:微风轻拂。 13. 叶影翻:树叶的影子随风摇曳。 14. 白云如有意:形容云雾飘渺如诗画一般的美景。 15. 终日在前轩:描述白云一直萦绕在前方的窗口。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禅寺秋日景象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景物、内心世界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宁静。 首联描绘了禅寺的秋天景色,苔痕斑驳的小路伴随着秋意,窗子带着湿润的痕迹,仿佛刚下过雨。这里“禅径”和“寒窗”的搭配,使得整个场景都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使得读者能够马上感受到秋天的寒冷。 颔联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内心真实状态的认同,他通过“心真冥自契”来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与境界已经与自然相融合,达到了一种无声而和谐的境界。这种意境虽然美妙,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分享和交流。“句好与谁论”也反映出诗人孤独的现状,他只能独自品味这些美妙的诗句。 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环境的感受。露水的寒冷让蟋蟀的声音变得嘶哑,微风吹拂下树叶的影子在翻动,这一切都在述说着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律动。这两句不仅传达了秋天的气息,而且深化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理解。 尾联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中的白云,白云似乎有着人的情感,每天都陪伴在诗人的窗口,给人一种宁静而又超脱的感觉。这实际上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份平静和安宁,尽管生活中有着种种的困扰和不快,但他仍然能够在心灵上找到一份宁静的地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行肇师壁》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简长所作。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左右,即南宋时期。 在释简长生活的时代,宋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佛门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然而,释简长仍然坚守信仰,弘扬佛法,传承禅宗文化。他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僧人朋友,其中包括行肇师。他们共同探讨佛学,互相激励,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良师益友。 在这一年中,释简长应邀来到行肇师的寺庙,看到墙壁上留有前辈禅师们的题诗墨宝,深受启发。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书行肇师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