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卢叔微
病起启秋匣,素琴生尘埃。
朱弦愁零落,古意工徘徊。
子期不我至,独上高高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生病之后打开秋季的盒子,原先的古琴积满了灰尘。
红色的琴弦显得孤寂,古人的意境仍在脑海中回旋。
然而,我的知音钟子期却未来与我分享这美妙的音乐,只好独自登上高高的楼台,演奏一曲哀愁。
去完善
释义
"秋匣":指放古琴的盒子。
"素琴":无装饰的琴,常用来表达弹琴者的高洁品质。
"朱弦":红色的琴弦,此处借指琴弦。
"子期":指钟子期,古代知音人物,能听懂伯牙的琴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简长(1541-1603)所作的《怀卢叔微》,以抒发诗人对友人卢叔微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生病初愈后的情景,表达了对于卢叔微未能陪伴在侧的遗憾与无奈。
首句“病起启秋匣”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病榻之上,刚刚康复便开始抚琴的情形。这里的“秋匣”指的是古琴,表达了诗人与古琴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音乐的热爱。接下来的两句“素琴生尘埃,朱弦愁零落”描绘了古琴的现状,虽然琴弦生尘、音色零落,但诗人的情感仍然通过音乐得以传达。
第三句“古意工徘徊”则是对古曲深沉内涵的赞美,诗人用“工徘徊”一词传达了古曲韵味悠长、余音绕梁的特点。最后两句“子期不我至,独上高高台”表达了对友人的强烈思念:即使知音难觅,诗人仍独自登上高台,遥望远方,期待着与友人的相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怀卢叔微》,是南宋僧人释简长所创作的五言诗。释简长(?-1164年),宋代临济宗僧,以草书闻名于世。关于他生平的记载较为稀少,仅知他在南宋高宗、孝宗时期活动。
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南宋初期,战乱频发,民生疾苦。释简长作为出家人,在寺庙里体验着宁静的生活,但同时他也深切地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在这首诗中,他以怀念卢叔微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卢叔微为诗人友人,两人的交情深厚。然而在国家动荡之时,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诗人用“一枝三度桂,独抱十年心”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这句诗意味着多年未见的友人,就像桂树一样,花开花落,但友情却如桂花香般永存心间。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南宋面临着金兵南侵的压力,政治局势紧张。社会上下弥漫着忧国忧民的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虽然身处佛门,但也无法摆脱时代的困扰,时常忧虑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福祉。因此,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