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居寿师西游
迢递咸秦路,东风送子游。
几程看日落,孤影背河流。
古戍烟微敛,遥峰雨半收。
行行吟此景,应不念沧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方的路通向咸阳,春风吹送我去旅游。
几程望去太阳落山,孤独的身影远离河流。
古老的烽火台烟雾渐渐收敛,远处的山峰雨后天晴。
边走边唱此美景,应该不会思念海边的隐居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咸秦:指我国陕西省一带,因为陕西地区是秦国和咸阳的所在之地。这里代指遥远的西部。
2. 东风:春风。在古诗中,东风通常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3. 子游:您要去游历的地方。这里的“子”是对居寿师的尊称。
4. 几程:路程的一部分。
5. 日落:指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刻,一般出现在傍晚时分。
6. 河流:指黄河或者渭河等流经陕西的主要河流。
7. 古戍:古代边防驻军处。
8. 遥峰:远方的山峰。
9. 雨半收:雨水暂时收敛。
10. 沧洲:江河边的陆地,也常用来比喻隐者的住处或比喻隐居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送别友人前往长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迢递咸秦路,东风送子游”,诗人以远大的路途和春风寓指友人要去的都城长安,既表现出友人赴京的路途之遥远,又为读者呈现了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暗示友人此行的勃勃生机。
颔联“几程看日落,孤影背河流”,则描述了诗人送友人离去的具体情境,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和友人间深厚的情感。“几程看日落”暗含着别离时刻的无奈与感伤;“孤影背河流”则进一步渲染出诗人的孤独和哀愁。
颈联“古戍烟微敛,遥峰雨半收”,则是诗人从远处眺望的风景,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朦胧景象,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伤感的气氛,又寓含着世事如梦、人生无常的哲理。
尾联“行行吟此景,应不念沧洲”,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和祝愿,希望友人能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安心地在长安谋求发展,而不必过于挂念故乡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居寿师西游》这首诗是宋初诗人释简长在送别友人居寿师时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970年之间,即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向宋朝过渡的阶段,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逐渐繁荣。
释简长,原名简长,是一位宋代僧人、诗人和画家。他的生平事迹和作品记载不多,但据历史资料推断,他在年轻时可能曾在五代时期的宫廷里担任画师,后出家为僧。在北宋时期,他继续在各地寺庙传教,并与文人墨客交往甚密。
在这一特殊时期,由于唐朝以来的佛教学术研究氛围浓厚,不少僧人成为了佛教教义的传播者和学者。释简长作为其中一员,通过诗歌创作表达了自身的佛学修为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在此背景下,他为送别居寿师而创作的《送居寿师西游》,展现了他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佛学精神的高度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