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许山人别业
岚霁景初分,溪桥对石门。
犬声知远客,烧影见前村。
古木秋生菌,空山夜答猿。
几因留我宿,静话极诗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岚雾消散刚刚分开时,小溪和石桥与石门相对。
远处传来狗吠声,显示出有远方的来客,燃烧的火光映照出前方的村庄。
秋天里,古老的树木上生出菌类,空旷的山谷在夜晚传来猿猴的回应。
几次因为想留下我住宿,静静谈论诗歌的根源。
去完善
释义
1. 宿:在诗人寄居之地过夜。
2. 许山人别业:指诗人在许山处的住宅。
3. 岚霁:山间的雾气消散。
4. 景初分:景色刚刚开始分开,此句描绘了清晨时分山间的景象。
5. 溪桥:小溪上的桥。
6. 对:面对。
7. 石门:许山中的一处景观。
8. 犬声:狗吠之声。
9. 烧影:燃烧的火焰倒影。
10. 前村:前面的村庄。
11. 古木秋生菌:古树在秋天长出菌类植物。
12. 空山夜答猿:空旷的山林中夜晚可以听到猿猴的叫声。
13. 几因:多次因为。
14. 静话:静静地谈论。
15. 极诗源:探讨诗歌创作的源泉。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岚霁景初分,溪桥对石门”,描绘出山谷中云开雾散、阳光普照的清新景象,以及溪流上石桥与岸边石门相映成趣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岚霁”和“景初分”展现出雨后初晴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
颔联“犬声知远客,烧影见前村”,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远客的到来让狗吠四起,突显了山村的宁静;燃烧的篝火照亮了黑暗中的山村剪影,为这画面增添了生动的生活气息。
颈联“古木秋生菌,空山夜答猿”,继续铺陈景色。秋天的古木上生长着蘑菇,寓意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复苏力量;夜空中的猿猴啼鸣,传递着深山之中的神秘氛围。
尾联“几因留我宿,静话极诗源”,表示诗人多次受到许山人的热情招待,得以在此投宿并深入探讨诗歌创作的源头活水。通过这个表达,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与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村的清幽与隐者的志趣,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许山人别业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释简长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约公元750年左右。在那个时候,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生活非常活跃,诗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释简长作为一名僧人,经历了世事沧桑和人生波折。他的诗歌主题多涉及友情、离别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在这首诗中,他描述了在山间居住的体验,表达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快心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唐朝中期,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繁荣,但同时也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离开世俗世界,投身宗教事业,寻求心灵的慰藉。释简长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诗歌中传达了超脱尘世的愿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