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山庄留别
鹤氅轻冠冕,谁人不羡君。
松斋秋掩月,石窦醉眠云。
远墅灶烟合,寒原驿路分。
前行鞭瘦马,余恨暂离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鹤羽毛制成的衣裳和轻便的冠冕,谁会不羡慕你呢?
松树下的小屋秋天时遮住了月亮,岩石间喝醉了就能与云共眠。
远方的村庄炊烟袅袅升起,寒冷的平原上驿站的道路清晰可见。
骑着瘦弱的马儿向前走去,暂时离开人群让我心中有些遗憾。
去完善
释义
1.鹤氅:指以鸟羽制成的披肩,喻指道家装束;
2.冠冕:指官职或身份地位的象征;
3.松斋:松树下的书房或居所;
4.石窦:山间岩石的裂缝,此处用作山洞、洞穴的代称;
5.灶烟:村庄炊烟;
6.寒原:寒冷的平原;
7.驿路:古时候传递信息的通道,即驿站之间的道路;
8.鞭瘦马:骑马离开时挥舞马鞭;
9.离群:离开集体,这里特指离别诗人的同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李简长在李氏山庄的离别场景。诗人以“鹤氅轻冠冕”起笔,表达了他在李氏山庄的生活状态,轻盈如仙,使人为之艳羡。接下来的诗句分别描绘了山庄的自然风光和人事活动,“松斋秋掩月”写秋天夜晚月光映照下的松斋,“石窦醉眠云”描述了诗人在山间石窦处饮酒休息的场景。“远墅灶烟合”刻画了远处村落里炊烟袅袅的景象,而“寒原驿路分”则展现了寒风中驿道路旁的景色。最后两句“前行鞭瘦马,余恨暂离群”,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山庄时的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李氏山庄留别》是宋代著名僧人释简长在游览李氏山庄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原文为:“几日山中住,山容尽日闲。鸟啼风径静,花落瀑泉闲。萝障云迷洞口,松门月挂岩间。此身随处乐,谁道是乡关。”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简长正处于他人生的鼎盛时期。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歌,如《题孤山寺》、《寄友》等。这些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在释简长的时代,宋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许多高僧大德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释简长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僧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