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灵化寺

标题包含
灵化寺
黄木湾前一亩宫,庙灵规地古来雄。 江头不见风雷恶,多谢禅师受戒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信孺(1043年-1122年),字孚若,号宜州先生,福建莆田人。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方信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老的黄木湾边有一亩地的宏伟宫殿,这寺庙灵气四溢,自古至今都是雄踞一方。江边看不见恶劣的风浪,真得感谢那位受过戒律的禅师的功德。
去完善
释义
1. 黄木湾:地名,位于广东省兴宁市。 2. 亩宫:指寺庙,此处指的是灵化寺。 3. 庙灵规地:意为庙宇的风水极好。 4. 古来雄:自古以来就是雄伟壮观的。 5. 江头:江边。 6. 风雷恶:恶劣的风暴天气。 7. 多谢:表达对别人的感激之情。 8. 禅师:对僧人的尊称。 9. 受戒功:接受戒律修行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灵化寺》是宋代诗人方信孺的一首描绘寺庙的诗作。诗人在首句描述了黄木湾边的一亩之地的寺庙,“庙灵规地古来雄”表明寺庙的灵气、规矩以及历史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的两句,作者观察到江头的风雷并没有那么恶劣,这是要感谢禅师们日常的功课和修行的成果。全诗短小精悍,语言优美,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方信孺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灵化寺》是南宋诗人方信孺的一首描绘寺庙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7年前后,即南宋孝宗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方信孺正值壮年,他在朝为官,担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位。然而,由于他个性耿直,不畏权贵,因此在官场上屡遭排挤。这段时期,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刹,以寄寓自己的情操和理想。 这个时代,南宋正处于北宋灭亡后的恢复期,但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依然严重。皇帝宋孝宗试图改革政治,重整山河,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在这个背景下,方信孺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期待,他希望通过游历山水,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