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萧叶二子夜过

标题包含
萧叶二子夜过
褐衣曾替衮衣愁,肉食谁知藿食忧。 斩马尚方无可借,夜深灯下看吴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是百姓替达官贵人担忧,肉食者并不了解饥饿者的忧虑。 尽管没有可借的马匹,但还是在深夜灯下研读宝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萧叶二子:指萧何与叶公,皆古代著名政治家。 2. 褐衣:粗糙的衣物,此处指平民百姓。 3. 衮衣:皇帝的龙袍,这里代指皇帝。 4. 肉食:指统治阶级,比喻权贵。 5. 藿食:以豆叶为食的人,泛指贫苦百姓。 6. 斩马:以骏马为榜样,喻英勇壮烈的精神。 7. 尚方:古代制造宫廷用器的官署,这里指代武器。 8. 吴钩:春秋时期吴国所制的一种弯刀,后来泛指利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朋友萧叶在深夜拜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这两位朋友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在困境中的忧虑和坚韧。首句“褐衣曾替衮衣愁”通过对比穿着粗布衣裳的朋友与自己曾经穿着官服的忧愁,展现了诗人对自己与朋友共同经历的感慨。第二句“肉食谁知藿食忧”则暗示了富人和穷人在忧虑上的不同,揭示了贫富差距的现实。第三句“斩马尚方无可借”描述了诗人面临困境时没有依靠的情况,表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屈。最后一句“夜深灯下看吴钩”以夜幕下的灯火为背景,突显了诗人对宝剑的关注,象征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体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坚定信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萧叶二子夜过》是宋代诗人区仕衡的一首描绘友情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的文人墨客热衷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和人生。 在创作此诗时,区仕衡已经年逾古稀,但他的才华依然不减当年。他在晚年结识了萧叶二子,他们是他的忘年之交。他们常常在月夜相聚,畅谈人生,抒发感慨。这首《萧叶二子夜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 此外,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朝廷内部的纷争不断,外部的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们更加珍惜友谊,相互扶持,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这也为区仕衡的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