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金坛遇刘宰

标题包含
过金坛遇刘宰
故人逢傲吏,问驿下西关。 制锦谁能似,鸣琴尔自闲。 京江三国地,斗野五州山。 去矣繁霜鬓,烟波照白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朋友遇到了一个高傲的官员,于是向他打听驿站下方关隘的情况。谁能像我这样善于编织锦缎呢?只有你才能悠然自得地弹奏古琴。这里位于京江地区,曾是三国时期的要塞,而五州山则在遥远的天边。这世道已变得白发苍苍,尽管人生多磨难,但仍有那碧波上的白纶船在阳光下闪耀。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金坛:地名,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2. 刘宰:南宋文学家,曾任县令等地方官职。 3. 故人:指旧友,此处指区仕衡本人。 4. 傲吏:这里指刘宰,形容他的性格正直刚毅。 5. 问驿: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休息、更换马匹的地方。 6. 西关:西边的小门。 7. 制锦:古代指制定规章制度,这里指治理政务。 8. 鸣琴:古琴的美称,这里表示有德之人,暗指刘宰的贤能。 9. 京江:长江下游的一座城池,即现在的镇江。 10. 三国地:指历史上的三国时期。 11. 斗野:大地,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12. 五州山:泛指山川河流。 13. 去矣:过去了。 14. 繁霜鬓:形容头发变白。 15. 烟波:烟雾弥漫的水面。 16. 白纶:白色的钓鱼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故人相逢于金坛,共话友情、畅聊人生的古诗。首联“故人逢傲吏,问驿下西关”,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与故友相逢的场景。颔联“制锦谁能似,鸣琴尔自闲”,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与世无争的心境。颈联“京江三国地,斗野五州山”,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尾联“去矣繁霜鬓,烟波照白纶”,则以对景抒情的笔触,诉说了岁月匆匆、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金坛遇刘宰》是宋代诗人区仕衡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在创作这首诗时,作者区仕衡正值人生的中年阶段,他曾在朝为官,但因正直敢言而受到排挤,最后被贬至地方。在这个时期,他经历了宦海沉浮,对人生的感慨颇深。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南宋王朝的社会现实。一方面,由于北方领土的丧失,朝廷内部党派斗争激烈,政治环境复杂;另一方面,民间疾苦重重,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区仕衡以他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用诗歌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间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