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参寥手书
雕飞鸷举百篇诗,谁是浮屠玅总师。
若把贯休齐己论,风流惟有大苏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仔细揣摩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我将之译为:
在这百篇诗歌中,有翱翔天际的大雕,有展翅高飞的猛禽。究竟谁才是引领佛法的卓越导师呢?如果从贯休与齐己的角度来看,他们唯一的风流才子便是苏东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雕飞:形容书法飞舞,精美如画。
2. 鸷举:形容笔法刚劲有力。
3. 百篇诗:指参寥所写的众多诗篇。
4. 浮屠:指佛教。
5. 玅总师:指技艺高超的僧侣。
6. 贯休齐己:唐朝诗人贯休与五代时期诗人齐己,均以诗才著称。
7. 大苏: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誉为"文坛宗师"。
去完善
赏析
《观参寥手书》是一首描绘书法艺术的诗词,通过赞美参寥大师的手书技艺,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雕飞鸷举百篇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参寥大师书法作品的精湛技艺,如同飞鸟翱翔、猛禽腾起一般生动。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贯休和齐己两位著名的书法家,他们虽然技艺高超,但在诗人眼中,真正懂得参寥大师风骨的人只有苏轼(大苏)。这首诗既是对参寥大师的赞美,也是对苏轼品鉴能力的肯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参寥手书》是南宋诗人区仕衡所作,创作于公元1189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内忧外患之际,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日益加剧。诗人区仕衡身处其中,以书画为伴,感叹世事无常,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在这个时期,诗人区仕衡历经宦海浮沉,感受着社会动荡、民生疾苦。他在目睹现实中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后,深感忧虑。于是,他将这种心情寄托在书法作品之中,以此抒发心中的感慨。
此外,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还受到了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南宋时期,随着政治的腐败、军事的衰落,以及社会的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纷纷投身于抗金运动,力图挽救国家危局。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区仕衡亦将自己的家国情怀融入作品中,展现了南宋士人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