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人们聚集于此共享华丽的帐篷。在亭子里遇到了李广将军,门前则栽种着邵平的瓜。
原野上的烟雾弥漫,眺望远方的山河,美丽的白云飘荡在崖岫之间,绿草覆盖了江边的沙滩。
皇帝赐予这个美好的地方作为住宅,人人都感到荣耀,就如同骑着御史的车驾一般。在灞水之畔依依惜别,泪水潸然而下,向着烟霞挥手告别。
去完善
释义
1. 倾城:这里形容人数众多。
2. 供帐华:指设宴送别时的华丽场面。
3. 李广骑:比喻勇猛的武将。
4. 邵平瓜:西汉初年东陵侯邵平在秦亡后,在长安城东青门外种瓜,人们称为"青门瓜"。这里是用来赞美李庶子的廉洁和高尚品质。
5. 烟氛匝:形容原野上的烟雾弥漫。
6. 关河:指函谷关、黄河等地。
7. 游望赊:表示远望关河,心旷神怡。
8. 岩岫:山洞。
9. 扶阳宅:皇帝赐予的住宅。
10. 御史车:古代御史乘坐的车子,象征官位显赫。
11. 灞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个湖泊,古人常常在此送别。
12. 烟霞:指云烟和彩霞,表示美好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场景的诗歌。在诗的开头,诗人以“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来形容送别的盛大场面,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如“李广骑”、“邵平瓜”等,来表达送别地点的特殊性和历史底蕴,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机,也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最后,诗人通过“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表达了对友人退休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传达出对友人的尊敬和敬佩之情。而“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则是对整个送别场景的总结,表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之情。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感悟,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李庶子致仕还洛》是唐代诗人杨炯所作,创作于唐高宗显庆年间(656年-661年)。
在这个时期,杨炯正值青年,他因文才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的朝政由武则天操纵,杨炯因为性格刚直,不愿趋炎附势,因此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使他对于官场有着清醒的认识,也对隐居生活产生了向往。
在唐高宗显庆年间,唐朝的社会经济已经相当繁荣,尤其是洛阳一带,作为东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许多士人选择在洛阳归隐,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李庶子就是其中之一,他选择在退休之后回到洛阳,过上闲云野鹤的生活。
杨炯的这首诗正是送给这位即将退休的友人,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他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