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饮酒·幽兰生前庭

标题包含
饮酒·幽兰生前庭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祖籍江西九江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他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小官,但他天性热爱自然,在任职...查看更多
Allen Yuan
去完善

译文
幽兰生长在庭院里,等待着清新的微风。 微风轻拂而来,与周围的野草形成鲜明的对比。 前行的道路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方向,也许顺其自然也能找到出路。 但等到目标达成后,最好的选择就是适时放下手中的一切,就如同鸟儿完成捕猎后会收起弓箭一样。
Allen Yuan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幽兰:比喻贤人君子。 2. 生:生长。 3. 前庭:房屋前面的庭院。 4. 含薰:指兰花散发着香气。 5. 清风:清新的风,比喻高尚的德行。 6. 脱然:形容快速的样子。 7. 见别:区别开来。 8. 萧艾:草本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9. 行行:不断地走。 10. 失故路:迷路。 11. 任道:顺其自然。 12. 或:或许。 13. 能:能够。 14. 通:通达。 15. 觉悟:明白道理。 16. 当:应当。 17. 念还:想念回家。 18. 鸟尽:猎物捕尽。 19. 废:废弃。 20. 良弓:优良的弓箭。
Allen Yuan
去完善
赏析
《饮酒·幽兰生前庭》是陶渊明的名篇之一,以幽兰为主题,抒发了诗人清高脱俗的品格和旷达的胸怀。 首联“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描绘了幽兰生长在庭院之中,散发着香气,等待着清风的到来。这里的“清风”可以理解为诗人的理想、抱负或者说是高尚的品质。幽兰象征着诗人自己,期待着清风的到来,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颔联“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是说当清风吹拂过来时,幽兰与萧艾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这里的“萧艾”指的是那些追求名利、地位的人。诗人用这一句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颈联“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表明在追求理想的途中,诗人可能会迷失方向,失去原来的道路。但是只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总会找到通往成功的路。这里的“任道”是指顺其自然地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进。 尾联“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是诗人对自己的忠告,意为当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已经实现或者已经达到人生的巅峰时,应该放下身段,回归平凡的生活,就像飞鸟射尽之后,良弓也就失去了作用一样。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哲思和反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幽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坚守信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了对人生道路的深思和对个人品行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达到人生顶峰后的豁达和超然。
Allen Yua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饮酒·幽兰生前庭》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405年,即东晋末年,此时正值东晋灭亡、南北朝交替之际。 在这个时期,陶渊明经历了由仕而隐的人生转变。他早年曾在朝廷任职,后因不满官场腐败和虚伪,毅然辞官回乡,过上了躬耕自足的生活。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恶,这种思想在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东晋末年的社会背景下,士人阶层普遍追求清高脱俗的品格,崇尚自然淳朴的生活方式。陶渊明的诗歌正是在这种时代风气下应运而生,成为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llen Yua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