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春怨
昨夜杨花飞几许,冷暖在心头。萍踪浪影且随流。切莫近红楼。未尽生前愁与闷,烟水古杭州。春魂黯黯绕兰舟。却是梦中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天晚上飘起了许多杨花,心中感受到的是阵阵冷暖交织的情感。我随着萍踪浪影四处飘零。千万不要靠近那座红色的小楼。尚未结束生前的忧虑和烦恼,眼前呈现的是烟雨朦胧的古杭州。我的灵魂在春天里变得黯然失色,围绕着一叶孤舟。这就像是一场梦中的旅行。

去完善
释义
1. 杨花:柳絮。
2. 萍踪浪影:比喻飘泊无定的行踪。
3. 红楼:这里指繁华的都市。
4. 春魂:春天的魂魄。
5. 兰舟:精美的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武陵春·春怨》是清朝词人徐灿的作品。在这首词中,诗人以杨花、萍踪浪影等形象,描绘了春天里的伤感和哀愁。同时,诗人通过“切莫近红楼”的告诫,表达了对红尘俗世的厌倦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在结尾处,诗人以“春魂黯黯绕兰舟,却是梦中游”收尾,暗示了这种情感如同梦境般难以把握,充满了无尽的苦涩和无奈。整首词语言婉约,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春光逝去时的感慨和失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武陵春 春怨》是清代著名词人徐灿的一首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清朝初年,大约在公元1644年至1661年间。这一时期,徐灿正身处动乱之中的江南地区,清兵南下,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困苦。
在徐灿生活的年代,明清交替,社会动荡不安。明朝末年,宦官当权,政治腐败,民众疾苦。而满清入关后,虽然初期实行了一些汉制,但仍保留了许多满族的习俗和制度,这使得汉族文人对其产生了敌对情绪。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徐灿的词作大多表达了她对家国之思和对民生之苦的关切。
在这首《武陵春 春怨》中,徐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春天里人们的心情。她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中的百姓生活的同情。同时,她也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词以其深厚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成为了清代词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