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定风波

标题包含
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 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0 1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mapleyt
去完善

译文
我试着问起岭南的生活是否艰苦。你却淡然回答:只要内心安宁,无论身在何处,那里就是我的故乡。
mapleyt
去完善
释义
点酥娘:形容肌肤细腻白嫩的女子,这里指柔奴。
mapleyt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一对历经磨难却依旧豁达乐观的人物形象。开篇两段通过“琢玉郎”与“点酥娘”的比喻,将主人公比作美玉与凝脂,奠定了高雅脱俗的基调。“清歌传皓齿”描绘了柔奴优美的歌声,“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则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音乐的力量具象化,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下阕转入对归来的描写,“万里归来颜愈少”一句既表现了王巩和柔奴身体上的康健,也暗示了他们精神上的富足。“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进一步用岭南梅花的意象赋予柔奴独特的气质,使她的笑容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诗意。 结尾部分尤为精彩,面对苏轼的提问,柔奴的回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不仅是对岭南生活的释然,更是一种超越世俗困扰的生命态度。全词结构紧凑,语言清新隽永,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苏轼旷达洒脱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
mapleyt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定风波》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82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在这一年里,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政治生涯跌入低谷。然而,这次贬谪也使得苏轼开始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和自然之美,为他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 在这个时期,宋朝正处于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阶段,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尤其是在官僚体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苏轼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员,对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他的意见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反而因为直言不讳而招致了政治迫害。这使得他在创作《定风波》时,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超然并存的情感。 总的来说,《定风波》是在苏轼人生低谷时期创作的,时代背景中包含了宋朝的政治、社会矛盾以及苏轼的个人遭遇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艺术创作,使得这首词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历史价值。
mapleyt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