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定风波

标题包含
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 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mapleyt
去完善

译文
常常羡慕那些人间巧手雕刻的美玉般的才郎。 苍天也会赏赐这些才子佳人,让他们得以相遇。 人们都说她歌声清亮、齿白如雪。 当风吹起,雪花漫天,炎热的大海也变得更加清凉。 从远方回来,她的容貌依旧如故,笑容满面。 她的笑容就像岭上的梅花一样清丽。 试着问问她是否不习惯南方的生活? 她却笑着说:“只要内心平静,身处何地都是家乡。”
mapleyt
去完善
释义
《定风波》:这是一首描述生活、情感以及人生哲理的古代文人诗词。下面是该诗的部分词语注解。 1. 常羡:经常羡慕; 2. 人间:指普通人的生活; 3. 琢玉郎:这里是比喻被雕刻成器的人,如神仙一般; 4. 天应:天生的资质; 5. 乞与:赐予; 6. 点酥娘:形容女子白皙嫩滑的皮肤; 7. 尽道:都说; 8. 清歌:清脆悠扬的歌声; 9. 皓齿:洁白的牙齿,这里代指美女; 10. 雪飞:此处意为飘雪,象征着美好; 11. 炎海:炎热的海洋,象征苦难或困境; 12. 清凉:清爽舒适的感觉; 13. 万里归来:从远方回来; 14. 颜愈少:容颜更显年轻; 15. 微笑:嘴角翘起,露出笑容; 16. 岭梅香:梅花香味,寓意坚强和品质高尚; 17. 试问:试着询问; 18. 岭南:位于中国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 19. 应不好:应该过得不好; 20. 却道:却说; 21. 此心:内心的感受; 22. 安处:安心的地方; 23. 吾乡:自己的家乡。
mapleyt
去完善
赏析
《定风波》这首词以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动人画卷。上片首先赞美了主人公的才情和美丽女子歌声的魅力。“常羡人间琢玉郎”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才华横溢的男子的敬仰之情;而“尽道清歌传皓齿”则突出了那位女子的歌喉美妙,令人陶醉。当风吹起,飘落的雪花使得炎热的夏天变得清凉起来,这种充满诗意的画面使人心旷神怡。 下片进一步展现了两位主人公的风采。从“万里归来颜愈少”可以看出他们经历了漫长旅程后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而“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带着微笑的面容和清新的气息。最后两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是传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只要心中安定,无论身处何方,都可以视为故乡。
mapleyt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定风波》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82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在这一年里,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政治生涯跌入低谷。然而,这次贬谪也使得苏轼开始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和自然之美,为他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 在这个时期,宋朝正处于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阶段,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尤其是在官僚体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苏轼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员,对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他的意见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反而因为直言不讳而招致了政治迫害。这使得他在创作《定风波》时,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超然并存的情感。 总的来说,《定风波》是在苏轼人生低谷时期创作的,时代背景中包含了宋朝的政治、社会矛盾以及苏轼的个人遭遇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艺术创作,使得这首词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历史价值。
mapleyt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