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龙吟

标题包含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 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 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 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 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 嚼征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 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一只野生小阿菌
去完善

译文
楚地的山峦上,修长的竹子如同云彩般连绵不断。各种奇特的木材在千林之中脱颖而出,显得格外出众。龙须般的枝条,凤凰般的胸膛,如玉般光滑的皮肤,环绕在每一片树叶之间。 春天,南方的植物开始凋零;夏天,雨过天晴,云梦泽的水面明亮;秋天,明月高悬,微风轻拂,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美好。然而,自从中郎将离去,桓伊不再演奏,我们仿佛失去了秋天的美好。 听说岭南的太守,在后堂中拥有娇小的绿珠。她学习弹奏华丽的窗户,练习演奏梁州曲,还有那尚未完成的霓裳羽衣曲。她的歌声如嚼着徵调,含着宫音,流淌着商调,飘荡着羽音,仿佛从云端传来。 为了报答您的知遇之恩,我要为您洗净蛮风瘴雨,让您在霜天的黎明中醒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一只野生小阿菌
去完善
释义
1. 楚山:指楚国的大山,这里代指南方的山川。 2. 修竹:高大的竹子。 3. 异材:指竹子独特的材质。 4. 秀出:突出,出众。 5. 林表:树林的顶端,形容竹子的高耸。 6. 龙须:指竹子的叶子形状像龙须。 7. 凤膺:指竹子的茎部形状像凤凰的胸脯。 8. 玉肌:指竹子的质地如玉一般细腻。 9. 淮南:指南方地区。 10. 雨晴:指雨后晴朗的天气。 11. 云梦:指云梦泽,位于长江流域的一个大型湖泊。 12. 月明:指月光明亮。 13. 风袅:形容风吹拂的样子。 14. 中郎:指东汉末年名将张郃,曾镇守淮南。 15. 桓伊:东晋著名音乐家,曾担任淮南镇将。 16. 孤负:辜负。 17. 秋多少:指秋天的美好时光。 18. 岭南:指南方地区。 19. 太守:指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20. 绿珠:南朝梁代绿珠,曾为岭南太守梁冀的爱妾。 21. 绮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22. 梁州:古代曲牌名,这里指曲调。 23.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舞蹈。 24. 嚼征含宫:指音乐中的音阶变化。 25. 泛商流羽:指音乐中的旋律变化。 26. 云杪:指天空的最高处。 27. 霜天晓:指秋天的早晨。
一只野生小阿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水龙吟》是苏轼所作,诗中描绘了楚山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对秋天的感慨。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的开篇,苏轼以楚山的修竹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如云般的楚山画卷。这里的“楚山”象征着楚地的山水之美,而“修竹”则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机。这种描绘手法既展现了楚山的壮丽,又传递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苏轼通过对龙须、凤膺、玉肌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楚山的独特魅力。这里的“龙须”和“凤膺”分别象征着楚山的雄伟和秀美,而“玉肌”则代表了楚山的纯净和美好。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得楚山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在描绘楚山的景色之后,苏轼开始关注秋天。他提到了淮南的落叶、雨后的晴空、明亮的月光和轻拂的风。这些词语的组合,使得秋天的景象更加丰富多彩,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感慨。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苏轼开始回忆过去的人和事。他提到了中郎和桓伊这两位历史人物,以及他们与秋天的故事。这里,苏轼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最后,苏轼将目光投向了岭南的太守和后堂的绿珠。这里的描绘,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和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水龙吟》以楚山的美丽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一只野生小阿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人生际遇颇为坎坷。 在北宋时期,朝廷内部党争激烈,新旧两派势力对立。苏轼作为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因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政治见解而受到排挤和陷害。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至黄州,远离了政治中心,开始了一段艰难困苦的生活。 尽管如此,苏轼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人生的真理和意义。他在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只野生小阿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