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标题包含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 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 张籍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农业劳动,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尤以诗歌创作...查看更多
冬瓜皮薇薇
去完善

译文
特别喜欢新开的梅花,漫步在斜斜的小路上欣赏。 不让别人扫地上的花瓣,生怕它们会损伤这些掉落的花朵。
冬瓜皮薇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这是一组诗歌,共12首,每首都与韦开州的诗相对应。这是其中的一首。 2. 梅溪:这里指梅花盛开的溪流。 3. 新梅:新鲜的梅花,这里可能指的是刚盛开的梅花。 4. 一径斜:一条倾斜的小路。 5. 不教人扫石:不让人打扫石头,这里可能是为了防止花瓣被扫走。 6. 恐损落来花:害怕扫走掉落的花瓣。
冬瓜皮薇薇
去完善
赏析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在赏梅时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尊重。诗人以“自爱新梅好”开篇,直接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接着的“行寻一径斜”描绘了诗人探寻梅花小径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美丽。而后两句“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他不让人清扫梅花小径上的落叶,以免伤害到飘落的花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保护。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关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冬瓜皮薇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德宗贞元时期,张籍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这一时期,唐帝国虽历经安史之乱,但已开始恢复元气,文化繁荣,文学创作丰富多样。 张籍,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他年轻时家境贫寒,依靠叔父的接济才完成学业。后来,张籍被任命为秘书郎,为朝政建言献策。在他的任期内,张籍关心民生疾苦,积极谋求改革,赢得了皇帝的信任。然而,张籍也因直言不讳地指出时政弊端而招致一些权臣的不满。 在贞元年间,唐代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官场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日益严重。张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责任重大,他希望以自己的才华和谏言,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因此,他的诗作常常透露出对民生困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冬瓜皮薇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