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江岸留别乐天(一作白居易诗)
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
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薄寒嘶。
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
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武丘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白的衣裙与华丽的披风相映生辉,游船靠岸,马儿聚拢在一起。悠扬的音乐结束时,鹦鹉学舌般地说着什么,红旗的影子在风中轻轻摇曳。
脸部的红润逐渐消退,酒意消散,而离别的情绪涌上心头,眉头轻皱。不要忘记在这里与朋友欢聚的时光,这里就是那碧波荡漾的女坟湖之北,美丽的武丘山之西。

去完善
释义
1. 苏州:中国江苏省东南部城市。
2. 江岸:江边,河边。
3. 乐天:白居易的字。
4.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
5. 银泥裙:用银泥制成的裙子,形容其光滑亮泽。
6. 锦障泥:指绘有彩色图案的马鞍垫。
7.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只。
8. 停桡:指船停泊。
9. 簇蹄:指聚集在一起的马蹄。
10. 清管曲:指清脆悠扬的管乐器声。
11. 鹦鹉语:模仿鹦鹉的声音。
12. 红旗:指古代仪仗中的红色旗帜。
13. 薄寒:微寒,轻寒。
14. 渐消酒色朱颜浅:指喝酒后的面色变得红润。
15. 翠黛:指妇女用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这里代指女子的眉毛。
16. 使君:原指州郡的长官,这里指白居易。
17. 吟咏处:指写诗的地方。
18. 女坟湖北武丘西:指苏州的一处地方,相传为美女西施的墓地所在。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身着华丽服饰的友人在侍卫的簇拥下登上装饰精美的船只,准备离去。“银泥裙映锦障泥”形象地描述了友人的服装和座驾,暗示了他们身份的高贵。
颔联通过“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薄寒嘶”来表达离别时的情景。悠扬的乐声、鹦鹉的叫声以及船夫挥动红旗的动作都传达出别离的气氛。
颈联则捕捉到送别者的微妙表情:“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送行者在分别时刻的复杂情感。
尾联以景物作为结尾,让读者想象那令人怀念的地方——女坟湖北武丘西,这也是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回忆之地。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也充满了视觉和听觉的形象,是一首融合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一作白居易诗)》张籍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54年,当时唐朝逐渐走向衰落,但文化依然繁荣,诗人之间的交流极为频繁。这一年,张籍在苏州度过了数月,并与友人白居易有了深入的交流。在此期间,两人共游江畔,感叹世事如烟,人生如梦,对于时光飞逝有着深深的感慨。他们在江边分别时,张籍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诗,以此来纪念这段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