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史

标题包含
咏史
王氏席世宠,垂组驰朱轮。 五侯同日拜,四塞黄雾昏。 妖气徒勃勃,爵王各终身。 富贵若在天,祸淫真谬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 余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王家世代受宠,红色座驾穿梭于繁华街道。 五位显贵同日受封,四方边境昏暗如黄雾弥漫。 邪恶之气涌起,封疆大吏和贵族们各自度过余生。 富贵如同天命,但灾祸降临却如同一声荒谬的云彩。
去完善
释义
《咏史》余靖注释如下: 1. 王氏:指汉代的王莽。 2. 席世宠:意指王莽在位时声势显赫,地位尊贵。 3. 垂组:古代官员出门前,要放下官印上的丝带,以示即将离去。这里代指官员外出。 4. 驰朱轮:指汉代高官乘坐的红色车马。 5. 五侯:指王莽五个受封的侄子。 6. 四塞:泛指全国各地区。 7. 黄雾昏:形容黄雾弥漫,景象昏暗。 8. 妖气:指王莽篡夺汉朝天下时的不正之风。 9. 爵王:指获得王位的人。 10. 祸淫真谬云:意为灾祸降临的时候,所有的荣华富贵都变得虚假可笑。
去完善
赏析
《咏史》余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的权臣王氏凭借权势,得到皇帝的宠爱,势力遍布朝野,甚至连五位诸侯都拜服在他之下。然而,这种盛况却掩盖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诗中的“五侯同日拜”和“四塞黄雾昏”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昏暗。尽管王氏和诸王的富贵似乎来自天命,但他们的“祸淫真谬云”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亡。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个朝代由盛至衰的历史过程,读来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史》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余靖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年,正值五代十国与宋朝之交,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在这个特殊时期,余靖作为一位胸怀壮志的知识分子,对历史兴替和时代变迁有着深刻的体悟。 在创作这首诗时,余靖刚经历了科举失利,这对他的打击很大。然而,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关注国家命运,立志为民请命,为国家分忧解难。在此背景下,他借古讽今,以诗为剑,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 与此同时,当时的北宋王朝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内部官僚腐败,百姓疾苦;外部则有辽、金等强邻虎视眈眈。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余靖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唤醒民众,共同关注国家的兴亡。 综上所述,《咏史》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充满了忧患意识,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历史的深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