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宝峰山玩云亭
指月犹为幻,玩云应强名。
遥思一雨润,能使六尘清。
望岫幽人兴,观空达士情。
何当扣禅闼,高论俯轩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亮本身是一个幻觉,赏云不过是勉强命名。
想象一下,天空下起雨来滋润万物,让眼前的世界变得清晰。
远处的山峦引人深思,观察虚空则理解旷达之士的情志。
何时才能敲开那禅宗的门扉,在檐下畅谈哲理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指月:即指看月亮,此处指“玩云”中的“玩”是借指赏月。
2. 犹为幻:尚处于虚幻之中。
3. 玩云:欣赏、品味天空的云彩。
4. 强名:勉强命名,这里表示对“玩云亭”这个名字的谦虚说法。
5. 六尘:佛教术语,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接触到的世间事物。
6. 望岫:望着山峰,此处形容期待云雾散开时看到的风景。
7. 幽人:隐逸之人。
8. 观空:观察、领悟空无之理,达到心境平静的境界。
9. 达士:明智之士。
10. 禅闼:禅房的小门。
11. 高论:深入的谈论、讨论。
12. 俯轩楹:低头看着房屋里的柱子,形象地表达在亭中观看周围景色时的悠然自得之感。
去完善
赏析
《寄题宝峰山玩云亭》赏析:
本诗以“寄题”为题,展现了作者对宝峰山玩云亭的向往之情。首联中的“指月犹为幻,玩云应强名”,用月亮和云朵的意象,表现出在玩云亭上赏景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世间万物皆虚幻的理念。颔联“遥思一雨润,能使六尘清”,通过设想一场雨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希望能通过欣赏这样的景色达到心灵净化的愿望。颈联中的“望岫幽人兴,观空达士情”,进一步抒发了作者渴望在玩云亭上领略大自然美景的心情,以及对超脱世俗纷扰的追求。尾联“何当扣禅闼,高论俯轩楹”,则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有一天能真正登上玩云亭,与友人一同探讨人生哲理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宝峰山玩云亭》是北宋诗人余靖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创作于公元997年,正值余靖青年时期,他当时正受到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尚书都官员外郎。这一时期的北宋政权稳固,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诗歌创作,形成了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文人集团。
在人生际遇方面,余靖少年时便以博学多才著称,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赞誉。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曾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尽管如此,余靖依然保持刚正不阿的品质,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借咏叹宝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这首诗通过对云雾缭绕的亭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