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五

标题包含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五
婪尾年年青帝回,惯看花落又花开。低飞万里原含怨,寂度三春幸少才。遇雨方知思旧苑,避风何处筑高台。相思脉脉凭谁寄,送尽馀晖一望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年春天,主掌花事的年轻之神都会回来,观赏花朵的盛开与凋落,早已司空见惯。蝴蝶翩翩起舞,它们远走高飞时仍满怀怨恨;寂寞地在春天的每个角落徘徊,希望能少一些才华横溢的竞争者。下雨时,它们会怀念故园的花圃;可哪里才能找到一处安宁的地方筑起避风的屏障?彼此心有所属,却又无法倾诉衷肠,只能目送阳光消逝,感叹无尽的哀愁。
去完善
释义
1. 婪尾:婪尾宴指宴席的末座,这里借指春天。 2. 青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天神之一,东方之神,掌管春天的神。 3. 低飞万里原含怨:比喻离群索居,内心孤独。 4. 寂度三春幸少才:在寂寞中度日,幸运的是才能尚浅,不必过多承受压力。 5. 旧苑:旧时居住的园林。 6. 高台: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这里可能暗示期望能找到一处避风港。 7. 相思脉脉凭谁寄: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无处寄托。 8. 送尽馀晖一望哀:用夕阳西下表达对远方故人的关切与忧伤。
去完善
赏析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五》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的古诗。在诗中,作者以“婪尾年年青帝回,惯看花落又花开”开篇,表现出了季节更替、生命轮回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低飞万里原含怨,寂度三春幸少才”则是对落花命运的同情和惋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诗中的“遇雨方知思旧苑,避风何处筑高台”则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结尾两句“相思脉脉凭谁寄,送尽馀晖一望哀”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伤。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堪称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五》是明代诗人张鸿创作的一首抒怀诗。此诗大约创作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党派纷争激烈,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隐退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张鸿本人也在官场生涯后选择了回乡隐居,于是他借“落花”这一自然景象,寄托了自己对人生起伏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明代嘉靖时期正是社会矛盾激化之时,政治斗争十分激烈。一方面科举制度日益腐朽,士人追求名利的风气盛行;另一方面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诸多文人士大夫越发注重内在精神修养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并在诗歌中加以表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