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笛 其二
一声初吹柳梢青,驻马凝思旧别情。欲向关河望故国,纷纷黄叶落长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首句:柳梢青青之时,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
第二句:停在马背上,沉浸在对过去离别的回忆之中。
第三句:想要眺望远方关山江河,遥望故乡。
第四句:一片片黄叶飘落,覆盖在古老的长城上。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边笛:古乐府曲调名,又作《关山月》。
2. 陈景元:明代诗人,生平不详。
3. 柳梢青:指春天的柳树新绿。
4. 驻马:让马停下来。
5. 凝思:深思、思考。
6. 旧别情:往昔离别之情。
7. 关河:关卡和河流,代指边境地区。
8. 故国:故乡,此处指诗人的家乡。
9. 黄叶:枯黄的树叶,此处形容秋天景象。
10. 长城:古代中国为防御外敌而修建的城墙,这里指明朝时期的长城。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初吹”的笛声起笔,意即首先唤起人们的离愁之情。“柳梢青”作为春天的代表,暗含离别之意。第二句,诗人以“驻马凝思”描绘了面对别离景象时的无奈与沉思。接着“旧别情”点出诗人的思绪已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那个别离的时刻。
紧接着,诗人用“欲向关河望故国”传达出他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对关河阻隔的深深感慨。最后,诗人通过“纷纷黄叶落长城”的场景,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那漫天飞舞的黄叶仿佛是诗人心中的无尽乡愁,而那雄伟壮观的长城却无力承载这份厚重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边笛 其二》是南宋诗人陈景元的一首描写边疆戍楼的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陈景元的时代,南宋王朝正处在内外交困的境地。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而南宋朝廷内部却腐败无能,政治斗争激烈。在这种背景下,陈景元作为一位爱国文人,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
在这首《边笛 其二》中,陈景元通过对边疆戍楼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和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他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戍楼的雄壮气势和边疆风光的壮美。同时,他也借物抒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