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戴通乾六首 其四

标题包含
赠戴通乾六首 其四
妙技不示人,秘密怀其宝。皇天实爱才,坐使趋庭燎。爰携宓子琴,远治祝阿道。白月照高城,流光惊四表。龙蜕弃金鳞,凤栖远凡鸟。一语不相能,甘心办枯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妙的技艺不愿意展示给别人,珍贵的秘密藏在自己心中。上天确实是珍爱人才,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于是,我带着宓子的琴,前往遥远的地方去开辟新的道路。明亮的月光照亮高高的城墙,流光四溢,令人惊叹不已。龙脱去了金色的鳞片,凤凰远离了普通的鸟儿。我们一旦不能相互理解,宁愿选择独自忍受困苦。
去完善
释义
妙技:指精湛的技艺或学问。 秘密:隐藏不露的意思。 皇天:指上天,比喻皇室或国家。 趋庭燎:原意是指迎候皇帝的灯火。这里借指寻求光明,追求真理。 宓子琴:形容古琴的美称。宓子即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王,创制了瑟、琴等乐器。 祝阿道:指山东齐河县的祝阿山一带,传说此地为古代神仙传授道法之地。 白月:明亮的月光。 流光:指光润流转的琴声。 龙蜕:比喻德行高尚的人脱离世俗。 金鳞:指金色的鲤鱼,代表荣耀与地位。 凤栖:凤凰栖息的地方,象征高雅脱俗。 凡鸟:指平凡的俗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赠戴通乾六首 其四》是唐代诗人陈景元的作品,通过描绘一系列的形象和场景,表现出了作者对于技艺、才华以及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中的“妙技不示人,秘密怀其宝”揭示了作者的隐逸心态,他宁愿将高超的技艺隐藏起来,也不愿意轻易展示给世人。这种坚守使得他在皇天的关爱下,得以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道路。 接下来的“爰携宓子琴,远治祝阿道”描述了作者的心境和行为。他带着宓子的古琴,远离尘世喧嚣,选择了在祝阿的道路上前行。这象征着他舍弃了繁华的世界,去追求更加高尚的精神生活。 紧接着,“白月照高城,流光惊四表”两句展现了作者所描绘的壮丽景象。明亮的月光照亮了高高的城墙,光芒四射,令人惊叹不已。这象征着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也表达了他的精神追求。 后面的“龙蜕弃金鳞,凤栖远凡鸟”则是对作者自我形象的刻画。他以龙蜕弃金鳞和凤凰远离凡鸟为比喻,表达了自己愿意抛弃世俗名利,追求更高尚的人生境界。最后两句“一语不相能,甘心办枯槁”则是作者对自己境遇的表达,他宁愿忍受生活的困苦,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戴通乾六首 其四》是南宋诗人陈景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5年,即宋宁宗庆元元年,正值南宋中期。在这一年里,作者陈景元时任国子监丞、兼太学正,官至从六品。 这个时期,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在外部,金兵屡次南下侵扰,南宋政府被迫采取防御政策。在内部,朝廷内部的权臣势力纷争不断,政治斗争激烈。在此背景下,陈景元作为文人官员,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和理想抱负。 陈景元在与戴通乾的交往过程中,有感于对方的才学和品德,写下了这六首诗。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期许和勉励,希望戴通乾能够保持高洁的品质,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