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严陵钓台

标题包含
严陵钓台
钓台临绝壁,峦壑抱幽深。一片桐江月,千秋出世心。独寻高士迹,忘却客星沉。予亦怀微尚,徘徊听濑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钓鱼台紧邻险峻的悬崖峭壁,层峦叠嶂和峡谷深远地环绕着它。月光洒满这片桐江水,千百年间承载着崇高的出世之心。独自追寻古代名士的脚步,忘却了宾客的星星点点。我也有着自己内心的向往,在岸边聆听流水声,流连忘返。
去完善
释义
1. 严陵钓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畔的严子陵钓鱼处,是纪念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的地方。 2. 临:靠近。 3. 绝壁:陡峭的山崖。 4. 峦壑:连绵起伏的山丘和幽深的山谷。 5. 抱:环抱,环绕。 6. 幽深:深远、幽静的地方。 7. 一片桐江月:指桐江上的月亮倒映在江水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8. 千秋:千年。 9. 出世心:超脱世俗的心态。 10. 独寻:独自寻找、探寻。 11. 高士:品行高尚的人。 12. 客星沉:出自《庄子·外物篇》中“外物不可必”的故事,意味着外部事物无法控制,寓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 13. 微尚:微不足道的愿望或爱好。 14. 徘徊:来回走动。 15. 听濑音:聆听水声。
去完善
赏析
首联“钓台临绝壁,峦壑抱幽深”,借严陵钓台的地理形势营造一种宁静、宽广的氛围。通过“绝壁”与“幽深”两个意象的构建,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山水之间,感受其壮丽景色。 颔联“一片桐江月,千秋出世心”,通过描绘“桐江月”的景象,引发作者对于世人的思考。这里的“出世心”并非指脱离尘世的生活态度,而是指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一种面对世间纷扰仍能保持淡泊自若的心态。 颈联“独寻高士迹,忘却客星沉”,表明了作者自身的期许:寻找古人的足迹,希望能像古人一样,达到精神上的超脱。其中“客星沉”意指文人墨客在世间的沉沦,暗示作者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 尾联“予亦怀微尚,徘徊听濑音”,是诗人以自身感慨作结。“微尚”表示作者自身的信念和追求,而“徘徊听濑音”则表明他愿意在这个过程中去感受和倾听自然的声音,这种表达突显出诗人热爱自然、崇尚淡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严陵钓台》是唐代诗人陈景元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712-756年)。 在这个时期,唐朝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黄金时代,称为“开元盛世”。然而,陈景元的生活并不如意,他曾任州县官吏,但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最终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他的诗歌多表达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宦海浮沉的无奈。 在这首诗中,陈景元通过描绘严子陵隐居垂钓的画面,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他以严子陵为榜样,渴望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心灵的安宁。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在面对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时的无奈选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