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怀

标题包含
咏怀
高阁临清池,明月当天心。万有坐消歇,可以鸣幽琴。上弦来别鹤,下弦起龙吟。夜静天地清,指中出正音。不惜操缦苦,持此感人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高楼俯瞰清澈的水池,明月照亮了整片天空。万物在寂静中消散,此时正是弹奏幽琴的好时光。琴声随着月亮的移动而变化,时而像孤鹤离别,时而如龙吟山谷。夜色宁静,整个世界仿佛都在倾听这优美的音乐。我不怕弹琴时的艰辛,因为我能用这种美妙的声音深深地感动人们。
去完善
释义
1. 高阁:高高的楼阁。 2. 临:靠近,对着。 3. 清池:清澈的池塘。 4. 当:在。 5. 天心:天空的中心。这里可能是指晴朗的天空。 6. 万有:万物,一切事物。 7. 坐:立即,马上。 8. 消歇:消失,停止。 9. 鸣:弹奏,演奏。 10. 幽琴:古琴的一种,音色清幽。 11. 上弦:月亮的上弦月,即农历每月初八至十四日之间的月亮。 12. 别鹤:古人认为别鹤之声哀婉动人,这里用来形容优美的琴声。 13. 下弦:月亮的下弦月,即农历每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之间的月亮。 14. 龙吟:形容琴声如龙鸣般宏大深远。 15. 夜静:夜晚寂静。 16. 天地清:天地的清新宁静。 17. 指中:手指之间。 18. 出:发出。 19. 正音:纯正的音色。 20. 不惜:不吝啬。 21. 操缦:弹琴。操是操控,缦是一种丝织品的名称,这里代指琴。 22. 深:深刻,深入人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池边的高阁之上,欣赏着天空中明亮的月光,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美好。诗人通过描述“别鹤”和“龙吟”的意象,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深夜时分,诗人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着天地之间的清净与和谐。他以琴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通过不懈的努力练习,希望能够深深地感动人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是唐代诗人陈景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此时的唐朝社会繁荣,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 陈景元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时代,他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一生郁郁不得志,这使他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咏怀》这首诗中,陈景元以草木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他以树木的生长和凋零来比喻人生的兴衰,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