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步出夏门行·艳

标题包含
步出夏门行·艳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早年经历:曹操出生于宦官世家,年轻时以任...查看更多
YXY12嘟嘟
去完善

译文
在云雾中行走, 如同行走在风雨之中, 超越了九江的水边高地. 站在高处看到不同的景物,心中满是疑惑和犹豫, 不清楚应当何去何从. 我来到了碣石, 内心充满了对于东海的忧郁与怅惘.
YXY12嘟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步出夏门行: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清调曲》。 2. 艳:乐府的一种形式,这里可以理解为引子。 3. 云行雨步:指行军迅速,如云如雨般飘洒流动。 4. 超越九江之皋:指行进速度非常快,已经超过九江了。九江,古代长江流经的一处地方,现为江西省九江市。皋,原意是水边的高地,这里可以理解为江边。 5. 临观异同:面临观察不同的意见或观点。 6. 心意怀犹豫:心里犹豫不决。 7. 不知当复何从:不知道应该听从哪个建议。 8. 经过至我碣石:这里是说曹操的军队已经到达碣石这个地方。碣石,古代的地名,位于现今河北省昌黎县一带。 9. 心惆怅我东海:内心充满惆怅,因为要面对东海的局势。这里的“我”是诗人的自称,显得更为亲切。
YXY12嘟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曹操在战争与政治上的抱负和理想。他希望能如行云流水般快速行动,以实现他的远大抱负。然而,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他感到困惑和忧虑,不知道应该如何抉择。最后,诗人决定来到碣石山,面对浩渺的东海,以此抒发自己的无奈和悲伤。全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深沉的情感。
YXY12嘟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步出夏门行·艳》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97年,正值东汉末年的乱世,各地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在这期间,曹操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他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公元197年,曹操刚刚击败了吕布,巩固了自己在东部的势力。这一时期的曹操,踌躇满志,对国家治理和民族命运有着深厚的忧虑。他在《步出夏门行·艳》中表达了这种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统一国家,结束战乱的美好愿望。 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封建制度逐渐衰落的阶段,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曹操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使国家重新振兴。因此,他在诗中提出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思想,希望唤起人们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YXY12嘟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