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楚城秋夕

标题包含
楚城秋夕
故苑多愁夕,西风木叶黄。 寒江浸雾月,晓角满城霜。 弟姪来书少,关河去路长。 几时停桂檝,故国隔潇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苑里愁绪满怀,夕阳西下,西风萧瑟,吹得树叶泛黄。 寒冷的江面上雾气弥漫,映着月光,拂晓时分号角声起,城间笼罩在白霜中。 远在他乡的弟弟和侄子来信稀少,关山阻隔,归路漫长。 什么时候才能停舟靠岸,遥望故乡,那潇湘之水仿佛隔着天涯。
去完善
释义
1. 楚城:地名,此处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都所在地,今湖北省荆州市附近。 2. 故苑:旧时的园林或苑囿,此处借指故地、家乡。 3. 西风:指秋风。 4. 木叶:树叶,这里特指秋天发黄的树叶。 5. 寒江:寒冷的江水,指江面上雾气弥漫,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6. 浸:漂浮在水面上。 7. 雾月:云雾笼罩下的月亮。 8. 晓角:拂晓时分吹响的号角。 9. 关河:关卡河流,这里是远方的意思。 10. 停桂檝:停止划桨,此处指结束漂泊生活,回到家乡。桂檝,桂木制成的船桨,代指船只。 11. 故国:故乡,这里特指诗人所在的国家,即楚国。 12.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省的主要河流,此处代指诗人的家乡。
去完善
赏析
《楚城秋夕》这首诗歌以“故苑多愁夕”开篇,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诗人以“西风木叶黄”描绘出秋天特有的景色,表现出自然界的萧瑟与寂寥。同时,这句诗也寓含着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秋天的到来。接下来的“寒江浸雾月,晓角满城霜”两句,诗人通过描绘江水、月色和晨霜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寒冷和寂静。同时,这两句诗也隐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弟姪来书少,关河去路长”表达出自己与家人朋友间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最后,诗人以“几时停桂檝,故国隔潇湘”表达自己的期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家乡,回到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楚城秋夕》是晚唐诗人郑巢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世纪末期,即唐朝末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牛李党争”,这是唐朝后期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于当时的文人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巢在晚唐时期是一个知名的文人,他与许多同时代的诗人在京城长安有着广泛的交往。然而,由于他在科举考试中的失利,未能在官场上有所建树。这种失意的心态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如《楚城秋夕》一诗就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由于战争的频繁和资源的枯竭,唐朝的国力逐渐衰弱。这些时代背景因素都影响了郑巢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