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瀑布寺贞上人院

标题包含
瀑布寺贞上人院
林疎多暮蝉,师去宿山烟。 古壁灯熏画,秋琴雨润弦。 竹间窥远鹤,岩上取寒泉。 西岳沙房在,归期更几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树林稀疏处多有傍晚的蝉鸣,老师离开后的山间烟雾弥漫。 古老的墙壁被灯火熏黑了壁画,秋雨滋润了琴弦。 在竹林间偷偷观察远方的仙鹤,在山岩上汲取冰冷的泉水。 西方的华山僧舍依然还在,回归的日子还要过几年。
去完善
释义
1. 林踈:林木稀疏的地方。 2. 多暮蝉:暮蝉,傍晚时分的蝉鸣。多暮蝉指傍晚时分蝉鸣声较多的地方。 3. 师去:师傅离去,这里指僧人去别处修行。 4. 宿山烟:山间夜雾。宿,过夜;山烟,山中雾气。 5. 古壁灯熏画:古壁,古老的墙壁;灯熏画,用灯光照射出的壁画。 6. 秋琴:秋天的琴声,这里是借代手法,指代弹琴的人或事。 7. 雨润弦:雨水湿润了琴弦。 8. 竹间窥远鹤:在竹林中偷窥远处飞翔的仙鹤。 9. 岩上取寒泉:在山岩之上获取清凉的泉水。 10. 西岳沙房:西岳,华山;沙房,僧舍。指的是华山上的僧舍。 11. 归期更几年:意思是回到这里的日期还需要几年。
去完善
赏析
《瀑布寺贞上人院》是一首描绘寺庙生活、表现诗人在山水与禅宗之间寻求精神寄托的诗。诗中写到了暮蝉、宿山烟、古壁画、秋琴、远鹤、寒泉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宁静致远的氛围。通过描述这些景致,诗人传达了佛教禅宗所倡导的出世思想以及其本人向往心灵纯净的精神追求。这首诗的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巧妙地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郑巢作为一位诗词大家的才情与技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瀑布寺贞上人院》,是唐代诗人郑巢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45年前后,正值唐朝晚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郑巢作为一位寄情山水、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 在这一时期,郑巢因对现实的关切和对自然的热爱,经常游历名山大川,结交高僧隐士。这首《瀑布寺贞上人院》就是他在游览瀑布寺时,与贞上人交流后所作。诗中描述了瀑布寺周围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在此处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在唐朝晚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隐居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郑巢也是其中的一员,他通过诗歌抒发对生活的感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