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隐寺皖公院
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
已在云房老,休为内殿期。
岚昏声磬早,菓熟唤猨迟。
未得终高论,明朝更别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中寒冷落叶满地,孤单的仙鹤偶尔显露身影。
已经习惯了在山间隐居生活,不必期待宫殿内的荣华。
雾气弥漫中早早地响起了钟声,水果成熟时引来猿猴采摘却迟了点。
还没来得及好好谈一谈高尚的话题,明天又要离别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灵隐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的西北部,是著名的佛教寺庙。
2. 皖公院:可能是指作者在皖南地区的书院或住所。
3. 山寒:形容山上寒冷的天气。
4. 叶满衣:树叶落满身上,形象描绘出山上的景象。
5. 孤鹤:这里可能比喻诗人自己,表达孤独的心情。
6. 清羸:形容身体瘦弱的状态。
7. 云房:可能是指云雾缭绕的山间房子,这里指灵隐寺。
8. 内殿:指皇宫中的大殿,这里应该是指京城。
9. 岚:山间的雾气。
10. 声磬:声音从寺院的磬钟传出。
11. 早:意思是早早地就。
12. 菓:即水果,这里指的是山间的果实。
13. 唤猿:呼唤猿猴的声音。
14. 迟:表示迟缓的意思。
15. 未得终高论:意思是没有能够完全理解高深的道理。
16. 明朝:明天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灵隐寺皖公院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修行的感悟。郑巢通过描绘寒冷的山中场景,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山中景色,同时表现出诗人独自修行的心境。接下来的诗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岚昏声磬早,菓熟唤猨迟”这两句表达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自然规律,体现了诗人以自然为本的生活态度。最后两联表示诗人虽然未能与寺院的长者有深入的交谈,但会在明日的告别时再次聆听教诲。整首诗深沉内敛,情感真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灵隐寺皖公院》是唐代诗人郑巢所创作的。诗中的“皖公山”位于安徽天柱山麓的灵隐寺,传说西汉时吴国的第三任君主刘繇曾在此游山玩水,并建造了灵隐寺。
创作时间方面,此诗是在唐朝时期,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个时期也动荡不安,战争和政治斗争频繁。
在这个时期,诗人郑巢的生活和事业也颇有些曲折。郑巢在年轻时就曾为科举考试辛勤努力,但数次应试皆未中第。这种无法进入官场的困境可能让他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他的诗歌作品中透露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宦途人生的怀疑。
当时的时代背景还包括佛教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尤其是禅宗的影响深远。灵隐寺作为当时有名的寺庙,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来此游览、题诗。郑巢在游历灵隐寺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这里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从而创作出这首《题灵隐寺皖公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