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天竺寺

标题包含
宿天竺寺
暮过潭上寺,独宿白云间。钟磬遥连树,星河半隔山。 石中泉暗落,松外户初关。却忆终南里,前秋此夕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我来到了潭上的寺庙,独自在这云雾之间休息。钟声和磬声从远处传来,好像连接到树木之间;天上的星星和银河被山半隔开。在石头中的泉水悄声中流淌出来,松树外的门刚刚关闭。回想起在那终南山里,去年秋天也是在这样的时候回到了这里。
去完善
释义
《宿天竺寺》是唐代诗人郑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诗词的词句注释: 1. 暮过潭上寺:暮,傍晚;潭上寺,指位于湖南岳阳的湘江边的天竺寺。这里是指作者在傍晚时分经过并夜宿于此。 2. 独宿白云间:独宿,独自住宿;白云间,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环境。这里是指作者在天竺寺独自过夜。 3. 钟磬遥连树:钟磬,古代打击乐器,这里指寺院中的钟声;遥连树,指远处的树木仿佛与钟声相连。这里描绘了夜晚时分寺院的宁静景象。 4. 星河半隔山:星河,即银河;半隔山,指银河被山峦分隔开。这里表现了山中夜空的美丽景象。 5. 石中泉暗落:石中泉,指从山石中流出的泉水;暗落,指泉水无声地流淌。这里描绘了山间的清幽景色。 6. 松外户初关:松外户,指松树外的门户;初关,刚关闭。这里表达了夜晚来临时,僧人们闭门休息的场景。 7. 却忆终南里:却忆,回忆过去;终南里,指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这里表示作者回想起去年秋天也在同样的地方度过了一个类似的夜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竺寺过夜时的所见所闻。诗人以“暮过潭上寺”开篇,暗示时间已晚,自己在旅途中来到了潭上的天竺寺。接下来的“独宿白云间”,则突出了诗人此刻孤独的心境。 第二联“钟磬遥连树,星河半隔山”,是对景色的具体描绘。寺庙的钟声和磬声在远处回响,与树林相连;仰望星空,银河被半山腰遮挡,呈现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这两句诗,既有声音的色彩,又有视觉的美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景图。 第三联“石中泉暗落,松外户初关”,继续描绘夜宿环境。石缝中的泉水悄然滴落,悄无声息;松树之外的僧房开始关闭,显示出寺院生活的规律性。这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出了寺庙周边的宁静气氛。 尾联“却忆终南里,前秋此夕还”,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他想起了去年秋天在终南山中的类似情境,表达了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天竺寺》是唐朝诗人郑巢于贞元年间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意境优美,描绘了夜宿天竺寺的所见所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在贞元年间(785-805年),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郑巢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成功及第,后来以布衣身份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这首诗就是他在游历过程中创作的。 贞元年间,佛教在唐朝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天竺寺作为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郑巢在这里感受到了宁静的氛围,写下了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天竺寺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