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其一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积气苍茫含斗宿,馀波瀺灂吐鱼龙。
还思北海亭中客,胜会良时不可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夕阳在天边的地平线上映衬出两座山峰,宛如出水芙蓉般展现在宁静的湖面之上。从西方而来的流水犹如通往王屋山的通道,而南方的山脉则如同连接着五岳之首泰山。这里蕴含着广袤无垠的天地之气,星辰闪烁;山下细水长流,鱼虾游弋。让人不禁怀念起在北海亭中的朋友,然而如此美好的时光却难以再次相遇。

去完善
释义
1. 济南:地名,位于山东省西部,是顾炎武故乡的所在地;
2. 其一:表示这是以“济南”为题的诗的第一首;
3. 顾炎武:清朝初年著名的学者、诗人;
4. 落日天边:指夕阳即将落下的景象;
5. 二峰:两座山峰,此处可能指华山、泰山或指其它济南附近的山峰;
6. 平临:水平方向地靠近;
7. 湖上:指大明湖;
8. 芙蓉:荷花,此处用来形容湖面风光;
9. 西来:从西边来的;
10. 水窦:小型的水道;
11. 王屋:王屋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
12. 南去:向南延伸;
13. 山根:山的底部;
14. 岱宗:泰山,位于山东中部,古代被视为五岳之首;
15. 积气:指大量的水汽;
16. 苍茫:广大无边的样子;
17. 含斗宿:北斗七星的倒影似乎包含在雾气中;
18. 馀波:水流的波动;
19. 瀺灂:鱼跳跃入水的声音;
20. 鱼龙:此处指代水中生物;
21. 北海亭:地方名胜,位于山东省青州市;
22. 胜会:美好的聚会;
23. 良时:美好的时光;
24. 不可逢:难以再遇到。

去完善
赏析
《济南·其一》这首诗描绘了济南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在此地的所见所感。诗句开篇描述了夕阳西下时分,天地间唯余两座山峰,仿佛从水中生出一般;接下来叙述济南的地理位置,西边的水道连接着王屋山,南边的山脚下则与泰山相连;继而描绘了苍茫的天地之气,仿佛可以容纳星辰;最后表达了对昔日北海亭中的宴会和宾客的回忆,感叹美好的时光难以再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自然风景的描绘,又寓含着诗人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记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末清初,山河破碎,家国风雨飘摇。此时的顾炎武背井离乡,跋山涉水,游历四方。期间,他来到了美丽的泉城济南,眼前的景色让他心潮澎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济南·其一》。
此时正值明清交替之际,战乱频仍,民生疾苦。顾炎武作为一位心怀家国的文人,目睹了百姓们的苦难生活,不禁为之扼腕叹息。然而,在这乱世之中,他却依然坚守着对儒学的信仰,坚持着道德的操守,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游历济南的过程中,顾炎武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尤其是那碧波荡漾的大明湖,让他想起了家乡的池塘。然而,眼前美景的背后,却是百姓们的疾苦和战争带来的创伤。这种强烈的对比,使顾炎武感慨万分,也激发了他为民请命、为国尽忠的豪情壮志。
《济南·其一》这首古诗,正是顾炎武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济南的美丽风光,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这首诗既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也是一首深沉的爱国诗,展现了顾炎武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文人风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