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哪里来的秋风呢?它悄然无声地送别了南飞的雁群。早晨来临时,它来到了庭院里的树木间,作为孤独的旅人,我第一个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去完善
释义
《秋风引》:刘禹锡的诗。
何处:哪里。
秋风至:秋天的风来到。
萧萧:风声。
送雁群:指大雁在秋风的伴随下迁徙。
朝来:早晨来临。
入庭树:进入庭院的树木中。
孤客:孤独的人。
最先闻:最早感知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秋风”为题,通过描述风、雁和树木的形象,巧妙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首句“何处秋风至”写秋风不知从何处吹来,接着用“萧萧送雁群”展现了一幅秋天辽阔的景象。而“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则点明诗人身处他乡,孤独的心情在秋天的早晨显得尤为强烈。整首诗借秋风抒发了诗人孤寂的思乡之情,情感真挚且富有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风引》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826年,此时正值唐朝中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顶峰。然而,刘禹锡所处的历史时期并不是平静的。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内忧外患,宦官专权,牛李党争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刘禹锡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他曾多次被贬谪,远离政治中心,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