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天感受到秋天的来临,我们各自在远方守望。离别时喝了浊酒,哀愁中见到黄花(即菊花)。天地之间有我们真挚的感情,岁月催人老去。非常感谢你远道而来的消息,如今我这个被放逐的人已经没有家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王处士:作者的一位朋友,具体名字不详。
2. 是日:这天。
3. 惊秋老:感叹秋天已到,时光易逝。
4. 相望:相互思念。
5. 一涯:不同的境地。
6. 离怀:离别的情怀。
7. 销:借助于。
8. 浊酒:用糯米、高粱等酿制的酒,味道醇厚,略呈黄色。
9. 愁眼:带着忧愁的目光。
10. 黄花:指菊花。
11. 肝胆:代指真心。
12. 阅:经历。
13. 鬓华:头发变白,形容年纪已大。
14. 多蒙:承蒙。
15. 千里讯:来自远方的消息。
16. 逐客:被贬谪的人,这里指顾炎武自己。
17. 无家:没有安定的生活居所。

去完善
赏析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象和抒发离别情怀的诗篇。诗人以“惊秋老”开篇,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已步入晚年。接下来的两句“相望各一涯”和“离怀销浊酒”则表达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因离别而带来的惆怅。
诗人用“愁眼见黄花”这一句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奈。接下来的“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则表现了诗人胸怀壮志,关心国家命运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是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叹。
最后两句“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因战乱流离失所,已经没有家园可归的悲哀。整首诗既有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明代诗人顾炎武的一首抒怀诗。该诗创作于明末清初时期,此时顾炎武正身处家国巨变之际。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清朝入关后,顾炎武积极参与反清复明活动,但未能成功。在这段人生旅途中,顾炎武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王处士。这首诗便是顾炎武在重阳节这一天收到王处士的怀念之诗后,抒发自己感慨和胸怀的作品。
全诗通过对重阳节习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这首诗歌不仅是对传统佳节的一种纪念,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