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
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呼僮向晓牵长辔,觅妪先冬绽故衣。黄耳不来江表信,白头终念故山薇。无因化作随阳雁,一逐西风笠泽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嘲今年无法回家,只能饮酒写诗寄托情怀。清晨,让童子牵着马匹,寻找冬天的衣服。尽管年纪大了,但仍挂念故乡的美味。无法像大雁一样,跟随西风飞往家乡的湖泊。

去完善
释义
1. 自笑:表示诗人自我嘲讽或自我安慰。
2. 未得归:指未能按时归家,可能是离家在外任职或游学。
3. 酒樽:指喝酒用的器皿,此处代指饮酒之事。
4. 诗卷:指诗歌创作,这里指写诗的事务。
5. 呼僮向晓牵长辔:唤童仆清晨开始准备出行的物品。
6. 觅妪先冬绽故衣:寻找老妇人在冬天就准备好旧衣服。
7. 黄耳不来江表信:黄耳代表忠诚的信使,这里指没有收到家里的消息。
8. 白头终念故山薇:老人始终挂念着家乡的野菜。
9. 无因化作随阳雁:没有办法像候鸟一样随时回家。
10. 一逐西风笠泽飞:随着西风飞往笠泽。
注解: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2. 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生活的一些情况。

去完善
赏析
《自笑》顾炎武的这首诗表达了他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情感。首联“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点明诗人离家在外,只能通过饮酒赋诗来排解心中的苦闷。颔联中的“呼僮向晓牵长辔,觅妪先冬绽故衣”描述了诗人寻求慰藉的行动,希望能在仆人和亲人的陪伴中找到温暖。颈联则描绘了诗人焦虑的心情,一方面因为离家遥远无法得知家中的情况,另一方面又时刻挂念着故乡的一切。尾联中,诗人感慨自己不能像大雁一样随着西风回到家乡,只能在远方遥望那一片熟悉的土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笑》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顾炎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清初之际,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一方面,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农民起义频繁;另一方面,清朝入关后,对汉族士人进行了严苛的统治和镇压。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抗清斗争,或隐逸山林,或漂泊江湖。
顾炎武就是在这个时期走上了人生的舞台。他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因战败被捕入狱。在狱中,他饱受磨难,但始终坚守气节,宁死不屈。后来获释,他决定以文字为武器,继续抵抗清朝的统治。于是,他开始游历四方,广泛结交志士仁人,搜集资料,研究历史,撰写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文著作。
《自笑》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顾炎武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他以自嘲的方式,抒发了对世事沧桑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