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广溪峡

标题包含
广溪峡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 山路遶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 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 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714年),字升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华阴人。其父曾任山西太原府丞,去世后杨炯因举孝廉被任命为校书郎。后应制举及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再迁为崇文馆学士。 杨炯以诗赋擅名,与王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广袤的三峡之上,可见河流与陆地交错。山间小路曲折如同羊肠,而江边的城镇仿佛是鱼的腹部。高大乔木百丈之高,瀑布流水跌宕千寻。激起的浪花像是要拍打天空,旋涡的水声回荡在深邃的山谷之间。 汉朝末年,英雄豪杰在中原之地追逐名利。当时的英雄们藏匿于襄阳,就如同潜藏的巨龙。许多人都集结军队,并在永安兴修城堡。然而这样的繁华景象却突然被颠覆,国家和家园顷刻间沦陷破碎。即使是如庸才刘禅一般的君主,仍然有忠诚的大臣辅佐。虽然防御工事尚存,但也难掩国家的颓败之势,无人能不为之痛哭。
去完善
释义
1. 广溪:指长江上游宜昌以上的地段,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 三峡:即广溪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峡谷。 3. 首:开始。 4. 旷望:视野开阔。 5. 兼:同时具有。 6. 川陆:河流与陆地。 7. 遶:同“绕”,环绕。 8. 羊肠:形容山路崎岖如同羊肠。 9. 城镇:这里指江边的城市。 10. 鱼腹:古代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比喻困难重重,这里用鱼腹来形容江水的湍急。 11. 乔林:高大的树林。 12. 百丈:形容树木高大。 13. 偃:倒下。 14. 飞水:流水。 15. 千寻:形容水流很长。 16. 瀑:瀑布。 17. 惊浪:汹涌的波浪。 18. 高天:天空。 19. 盘涡:漩涡。 20. 深谷:幽深的山谷。 21. 汉氏:汉朝。 22. 云季:后期,衰落时期。 23. 中原:泛指中国中部地区。 24. 逐鹿:争夺统治权。 25. 英雄:指刘备、曹操等人。 26. 襄阳:在今湖北襄樊市一带。 27. 龙伏:龙卧,喻指贤能之士隐居。 28. 常山:古地名,即今河北正定。 29. 集军旅:集结军队。 30. 永安:古城名,故址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31. 兴版筑:建造防御工事。 32. 池台:池塘和楼台,代指皇家园林。 33. 忽已倾:很快被摧毁。 34. 邦家:国家。 35. 遽:突然。 36. 沦覆:灭亡。 37. 庸才:平庸之才,这里指蜀汉后主刘禅。 38. 刘禅:字公嗣,蜀汉第二位皇帝。 39. 忠佐:忠诚的辅佐者,这里指诸葛亮等大臣。 40. 为心腹:成为信任的大臣。 41. 设险:设置险阻。 42. 可存:可以保存国家。 43. 当无:应当没有。 44. 贾生:指西汉政治家贾谊,曾上疏陈政事,建议加强国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广溪峡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广溪峡的山路、江城镇、乔林、飞水和惊浪等自然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壮观。同时,诗人又通过对汉氏时期的历史回顾,提到了当时的英雄人物、军事建设和国家兴衰,以此警示人们要居安思危,加强国防建设。在诗歌的最后,诗人以刘禅和贾谊为例,强调了国家安危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享受太平盛世的同时,也要关注国家的长远发展。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广溪峡》是唐代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高宗时期(650-683年)。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逐渐强大,政治相对稳定,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从作者的人生际遇来看,杨炯在当时被誉为“四杰”之一,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一度被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更为深切,也使他在描写三峡风光时更加投入。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唐高宗时期,唐朝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崇尚山水田园之美,追求个性解放,使得诗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同时,唐朝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鼓励文学创作,这也为杨炯等诗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综上所述,《广溪峡》这首五言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概括为:在唐高宗时期,杨炯这位被誉为“四杰”之一的诗人,面对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叹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