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制墨胡处士求隶字
有客落魄游京都,形服差类山泽臞。
袖携一纸故友书,来求古隶铭墨模。
我方临池且自娱,触拨雅兴生江湖。
坐扣墨法果不诬,出示数餠泥金濡。
质模温润凝龙酥,麝气酷烈清透肤。
浣濯研沼尘滓无,磨动淳漆生金壶。
吴牋半幅翻雪腴,碧云掩冉生兔须。
豪家有钱贮金珠,谁肯淡好如吾徒。
自怜我为贫所拘,倾嚢尽易令无余。
临行束担付獠奴,就索诗句荣归途。
天下具眼不可污,芳名岂借人言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位客人落魄游历京城,形似山泽间的隐者。
他带着一封老友的信,来寻求古代隶书和墨模。
我正好在欣赏书法,突然有了江湖游历的兴致。
他果然对书法颇有造诣,拿出几块金色细腻的墨模。
那些墨模质地温润犹如龙酥,散发着麝香的浓烈气息。
他用墨研磨,洗去砚台的尘土,好像磨出了金色的泉水。
用半张吴地纸蘸取墨汁,如同翻卷着洁白的雪花。
碧绿的云彩中露出兔子般的胡须。
富人家收藏金银珠宝,谁会像我一样淡泊呢?
可怜我被贫穷所困,耗尽所有换取墨模。
临走时让仆人背着它,并请求作诗装点归途。
天地间独具慧眼的人不能玷污,美好的名声又怎会借助他人的言论来获得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柯山:指浙江衢州的柯山。
2. 制墨胡处士:从事墨水制作的人。
3. 故友书:昔日朋友的来信。
4. 古隶:古代的书体之一,此处指书法家写的隶书。
5. 铭墨模:墨模上的文字。
6. 且自娱:姑且自我娱乐。
7. 触拨:激发,触发。
8. 雅兴:高雅的兴趣。
9. 果不诬:确实没有错。
10. 泥金濡:涂抹了金粉的墨。
11. 龙酥:一种龙泉水制成的墨。
12. 麝气:麝香的气味。
13. 浣濯:清洗。
14. 研沼:研磨的地方。
15. 尘滓:尘土和渣滓。
16. 磨动淳漆:用纯漆制作的砚台。
17. 金壶:金色的酒壶,此处比喻研墨的砚台。
18. 吴牋:江苏苏州产的纸。
19. 翻雪腴:像雪花一样洁白细腻。
20. 碧云:绿色的云彩。
21. 掩冉:掩映。
22. 兔须:兔子身上的细毛,此处指笔。
23. 豪家:富人。
24. 贮金珠:储存金银珠宝。
25. 淡好:平淡的美好。
26. 贫所拘:贫穷的限制。
27. 倾嚢: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
28. 獠奴:指少数民族的奴仆。
29. 就索:就要索取。
30. 诗句:诗中的句子。
31. 荣归途:荣耀地回家的路上。
32. 天下具眼:天下的人都看得清楚。
33. 芳名:美好的名声。
34. 借人言沽:借助别人的话来得到认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作者与柯山制墨胡处士的交往过程。诗歌表达了胡处士对古隶墨模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作者的文人雅趣和独特品味的赞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虽然贫困,却坚守品质的精神风貌。在诗人眼中,真正的价值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品质和道义的坚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柯山制墨胡处士求隶字》是明代文人张炜的一首五言律诗,约作于16世纪初期。在明朝嘉靖年间,科举考试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加注重书法水平,因此对墨的需求大增。这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制墨、写字,交流技艺,张炜本人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民间艺术文化蓬勃发展,书画成为一种时尚。而在社会阶层方面,庶民地位逐渐上升,普通百姓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学识修养。
本诗通过描述胡处士向作者求隶字的过程,表现了制墨爱好者之间相互学习、探讨的真诚态度。诗人表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但他愿意把自己当作一面镜子,让胡处士来纠正和进步。这种谦逊的学习精神,正是当时文人圈子的一种风气。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