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芬见访郊居作
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三径荒芜羞对客,
君若罢官携手日,寻山莫算白云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林中的雨中早产生出了凉爽,已经有蟋蟀在秋天来临之际发出催促的声音。荒废的三条小路显得不好意思面对客人,如果你能辞去职务,我们可以一起探索山脉,而不是计算白云的距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皇甫曾:唐代诗人,字孝常,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人。
2. 张芬:唐朝官员,与皇甫曾是好友。
3. 三径:西汉末年,赵岐避乱荆州,筑三径以自保。后世文人多用“三径”代指隐士的家园。
4. 罢官:辞官,即辞去官职。
5. 寻山:寻找隐居之处。
6. 白云程:指去往白云深处的行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张芬在郊外相遇的情景。首先,“林中雨散早凉生”一句描述了雨后清新的环境,为接下来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接着,“已有迎秋促织声”则传达了秋天的气息,通过昆虫的活动来表现季节的变化。
然后,诗人在第三句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荒废庭院的羞愧之情,因为未能好好打理,所以不好意思让客人看到。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注重以及对友人的尊重。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向友人发出邀请:如果他(张芬)辞官,那么两人可以一起游览山水,忘却尘世的烦恼。这里表现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总之,整首诗既有对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人情的真挚体现,充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品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张芬见访郊居作》是唐代诗人皇甫曾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创作的。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但在表面上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
皇甫曾在这一时期生活在长安城,他是著名的文人世家皇甫氏的一员。他的父亲皇甫察曾任监察御史,母亲则是著名的女诗人沈氏。家庭的文学氛围使皇甫曾在诗歌创作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天赋。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虽然曾担任过京兆府兵曹参军等职,但并未受到重用。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文人雅士们喜欢在闲暇时出游郊外,欣赏自然风光,与友人相聚。皇甫曾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在郊居与朋友张芬相聚,共同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