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秦始皇

标题包含
秦始皇
金虎宫邻事可怜,漫疑鹑首赐钧天。终令六国还三户,空使诸生笑九泉。车载韫辌山有鬼,舟行缥缈海无仙。伤心万里长城在,依旧扶苏伏剑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金虎宫的附近住着一群生活贫苦的人,他们每天都过着艰难的日子。这让我怀疑是不是天上的神仙看不下去了,特意赐予他们庇佑。到最后,六国终于恢复了一些元气,而那些曾经嘲笑过他们的人如今只能在九泉之下干瞪眼。载着财富的大车在深山中穿行,那些出海寻找仙境的人却从未找到过仙人。万里的长城依然耸立在那里,可扶苏的宝剑却依然悬在胸前,等待时机重新崛起。
去完善
释义
1. 金虎:古代的一种铜质虎形器,可以用于测度风向。这里用来借指皇帝所在的宫殿。 2. 邻:指临近的区域或国家。 3. 可怜:令人哀怜的境遇。 4. 漫疑:随意猜测。 5. 鹑首:星宿名,古人认为它主宰秦国。 6. 钧天:天空,这里指秦国统治的区域。 7. 终令:最终让。 8. 三户:指楚国灭亡时只剩下三户人家,这里借指秦国灭亡时的景象。 9. 空使:白白地让人。 10. 诸生:指各种学说和思想。 11. 九泉:指地下,这里指秦始皇陵墓。 12. 韫辌:载运灵柩的车子。 13. 山有鬼:指民间传说中山上有鬼神出没。 14. 舟行缥缈:形容船只航行在水雾弥漫的水面上。 15. 海无仙:指海上没有神仙出现。 16. 万里长城:指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其中包含秦长城的部分。 17. 依旧:依然。 18. 扶苏:秦始皇的长子,相传被其弟弟胡亥篡位杀害。
去完善
赏析
《秦始皇》这首诗描绘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壮丽景象以及秦始皇的威严形象。首先诗人以“金虎宫邻事可怜”作为开头,表现出秦始皇宫殿的奢华和权力的象征。接着以“漫疑鹑首赐钧天”描述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即使六国都俯首称臣。然后以“终令六国还三户,空使诸生笑九泉。”来展现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即使是身死之后仍让人感叹不已。接下来的诗句“车载韫辌山有鬼,舟行缥缈海无仙。”则暗示了秦始皇求仙问道的事迹,表达了他的欲求不满和对永生的渴望。最后,通过“伤心万里长城在,依旧扶苏伏剑年。”来表达诗人对秦始皇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历史无奈的感慨。整体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历史故事为载体,通过对秦始皇的形象和事迹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造诣和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秦始皇》这首诗是中国清朝诗人李含章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晚期,大约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状态,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政治的腐败使得国家陷入困境。在这个大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国家的现状,寻求变革之道。李含章作为一位有远见的女诗人,她在诗中通过对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她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振兴的渴望。 李含章在她的一生中,经历了清朝的衰落和民国的建立,她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的巨大变化。她虽然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但她却有着开放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她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秦始皇的刻画,表达了对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总的来说,《秦始皇》这首诗是在清朝晚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她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