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郊居杂兴

标题包含
郊居杂兴
野径苔侵户,闲阶月到廊。欣逢禾黍日,为制薜萝裳。雨霁千林碧,霜清一叶黄。兴来吟抱膝,未肯让羲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乡村小径上布满青苔,月光洒在门前的台阶上。在这丰收的日子里,我制作了充满自然的衣裳。雨后森林变得更加翠绿,霜降时一片叶子泛起黄色。乘兴抱膝而坐,吟咏着心中的诗句,不愿输给远古的贤人。
去完善
释义
1. 野径:田间的小路。 2. 苔:地衣类植物,生长在阴湿地方。 3. 闲阶:无人走的台阶。 4. 月到廊:月光照进了走廊。 5. 禾黍日:庄稼成熟的季节。禾指谷子;黍是一种农作物,这里代指丰收的庄稼。 6. 制:制作。 7. 薜萝裳:一种以薜荔和女萝两种植物纤维织成的衣裳,象征着隐士的生活。 8. 雨霁:雨后放晴。 9. 千林碧:许多树林在阳光下显得青翠。 10. 霜清:秋天霜降时天气变得清新。 11. 一叶黄:一片叶子变黄,象征秋天的到来。 12. 兴来:兴趣来了。 13. 抱膝:古人坐时常用两膝着地,这里的“抱膝”是诗人表达自己闲适的样子。 14. 羲皇:伏羲氏和黄帝,是中国远古的两位皇帝,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文化始祖。这里借指最古老的时代,意味着诗人不愿放弃自己恬淡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乡村的日常生活情境与内心情感。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呈现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野外的道路被青苔侵占,可见其幽静;空闲的台阶上月光洒落,更显宁静。诗人借用禾黍和薜萝这些典型的田园元素,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欣喜之情。雨后树林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秋霜过后树叶逐渐枯黄,暗示季节的流转。诗人兴致来时,便抱膝吟咏诗歌,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心境,显示出其高洁的品质和不俗的才情。诗人在赞美乡村美景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向往自然、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郊居杂兴》是清朝著名女诗人李含章的作品,创作于乾隆年间(1736-1795年)。 在李含章生活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虽然女性地位相对较低,但李含章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坚韧的意志,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了当时女性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生活状况。 在《郊居杂兴》这首诗中,李含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她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她也通过对劳动人民的描绘,表达了对勤劳、朴实、善良的品质的赞美。这首诗歌反映了她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