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初归吴兴感赋 其一

标题包含
初归吴兴感赋 其一
楚水燕山忆旧时,廿年踪迹总相随。今朝独返蘋洲棹,冷月寒镫照鬓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楚水和燕山的回忆中追溯过往,二十年的足迹总是如影随形。如今独自乘着小舟回到那片蘋洲,只有清冷的月光和寒灯陪伴着我逐渐花白的头发。
去完善
释义
1. 楚水:这里指吴兴一带的水乡。楚,泛指江南地区。 2. 燕山:位于北京市北部,这里借指作者李含章早年居住的地方。 3. 蘋洲:又称“洲”,水中的陆地或岛屿。这里指吴兴的蘋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部。 4. 棹:船桨,这里代指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含章在吴兴故地重游时的感慨之作。首句“楚水燕山忆旧时”以楚水和燕山两个地理名词开篇,勾起人们对诗人过去生活的回忆。接下来的“廿年踪迹总相随”则表达了诗人二十年来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而“今朝独返蘋洲棹,冷月寒镫照鬓丝”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驾舟回到故乡的情景,以及此时的内心感受:尽管岁月流逝,但诗人的乡愁依然如故,眼前的景象只是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时光的无情和自己的苍老。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和人世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归吴兴感赋 其一》是清代诗人李含章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正值清朝盛世,社会相对安定。李含章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作品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含章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她曾经历过婚姻不幸、家道中落等变故。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在这期间,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切磋诗词歌赋,激发了她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后来,她在朋友的帮助下回到了故乡吴兴,开始了自己的田园生活。 在乾隆时期,虽然社会相对安定,但女性的地位仍然较低。她们受到家庭的约束,不能像男性一样自由地追求自己的事业和兴趣。然而,李含章并没有被这种现状所束缚,她勇敢地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初归吴兴感赋 其一》就是她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