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
斜月映疏帘,夜色起寒暝。行过曲廓西,衣上梨花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月的光芒下,稀疏的窗帘显得格外朦胧。夜幕降临,寒气悄然滋生。漫步在曲折的小径上,恍然发现衣襟上的梨花倒影如梦如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斜月:这里指傍晚时分微微倾斜的月亮。
2. 疏帘:稀疏的窗帘。
3. 夜色起寒暝:夜色降临,气温变得寒冷。暝,昏暗。
4. 曲廓西:曲折回廊的西侧。廓,庭院中的游廊。
5. 梨花:一种春天开花的植物,此处借指白色花瓣。
去完善
赏析
《即景》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佳作。诗中,李含章以月光、夜色、梨花的意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凄美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述,传达了自身孤独、寂寥的情绪,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先,“斜月映疏帘”一句,通过对斜月和疏帘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其中,斜月的出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疏帘则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寥。这种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世界,感受到她的情感波动。
接着,“夜色起寒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寒暝不仅揭示了夜晚的寒冷,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冷寂。这一句通过描绘夜色渐深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常之感。
接下来的“行过曲廓西”是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描述。曲廓西代表着幽静的角落,表现出诗人渴望逃避喧嚣世界的愿望。诗人漫步其间,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最后,“衣上梨花影”是诗的高潮部分,也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句。梨花在此代表了美丽却易逝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梨花的影子落在诗人的衣上,暗示着她无法摆脱过去的羁绊,仍然被过去的情感所困扰。
综上所述,《即景》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内涵,成功地传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对月光、夜色的描绘,以及运用梨花的象征意义,诗人塑造了一幅充满寂寥和思念的画面,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景》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含章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45年至760年之间,也就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空前强大,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作为皇室贵族的李含章,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诗才横溢,作品风格独特,富有哲理。
在这一时期,李含章的个人生活也颇为丰富。她嫁给了当时的名士白居易,两人感情甚好,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然而,随着白居易的政治生涯逐渐走向高峰,他们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故。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李含章不得不离开家乡,随丈夫四处奔波。
在这段漂泊不定的生活中,李含章目睹了各种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这对她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景》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