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初归吴兴感赋 其三

标题包含
初归吴兴感赋 其三
乌上桥南卜一廛,辛勤留得大官钱。缘知清白能传后,负郭何须二顷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桥南的乌氏地界,辛勤劳作换来一笔丰厚的报酬。深知这份清白能够流传后世,何必要求靠近城郭的二顷良田呢。
去完善
释义
1.乌上桥: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 2.卜一廛:指选择一块地方居住下来。卜,占卜;廛,古代城市的居民区。 3.大官钱:这里指的是一笔丰厚的财产。 4.清白:指清白的家风。 5.负郭:靠近城市的地方。 6.二顷田:指一片土地,约100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李含章描绘自己归隐田园生活的场景和心境。首句“乌上桥南卜一廛”描述的是诗人回到故乡吴兴(今浙江湖州)的场景,“乌上”指的是乌鸦飞起,意味着诗人来到了乡村;“桥南卜一廛”则是说在桥南选择了一块土地作为自己的家园。第二句“辛勤留得大官钱”则写出了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劳作,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 第三句“缘知清白能传后”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诗人意识到只有保持清白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才能传承后世,这里的“清白”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也是对子孙后代的期许。最后一句“负郭何须二顷田”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看法,虽然居住在城郊,但只要有清白的品质,就不必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画面,也表达了她对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品质的深刻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归吴兴感赋 其三》是清代女诗人李含章(1765年-1841年)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开家乡多年后重回故乡时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李含章生活在清朝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由于封建制度的压迫和社会风气的束缚,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仍然受到很大限制。李含章自幼聪明好学,但由于当时的教育制度并不鼓励女性接受教育,她只能通过自学和向家人请教来获取知识。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女性所面临的种种不公平待遇,这使她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她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李含章通过对故乡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她也通过回顾自己多年来的漂泊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歌既是对故乡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命运的一种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